《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说明
    发布日期:2016-07-20 信息来源:浙江省体育局访问次数:


     按照省委省政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部署,省体育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现将规划编制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规划编制过程
           省体育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部署,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1、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2014年10月,省体育局专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孙光明为组长的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明确了编制《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浙江省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一总三子”体育规划的总体要求。同时明确局政策法规处牵头,抽调机关各处室业务骨干、整合专家力量成立了规划起草小组,并制定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2015年3月初,召开了省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抓好我省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对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严格要求,先后三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召集起草小组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讨论相关工作,把加强领导贯穿规划编制工作始终,确保规划编制顺利有序推进。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省体育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市体育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局系统各单位对“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谋划,研究提出推进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省体育局规划编制起草组赴全省11个市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地“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广泛听取对编制体育“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同时赴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推动体育改革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编制规划方面的好的做法。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为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科学谋划“十三五”体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在深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规划起草小组围绕“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等,协调相关处室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了《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提纲。同时,根据省发改委关于“三个重大”谋划工作的要求,协调机关相关处室和各市体育部门就“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多个回合的摸排梳理,研究形成了“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体育产业促进计划”、“足球改革振兴计划”、“竞技体育争光计划”、“游泳普及提升计划”等五个重大建设项目以及一批重点工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规划起草组注重加强与省发改委的沟通联系,一方面及时掌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我省“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考虑,据以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另一方面,将《“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报告》、“‘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发展‘三个重大’工作方案”等“十三五”期间体育改革发展思路与举措的相关材料及时报送省发改委,为编制《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情况,注重加强与相关处室和单位,以及基层体育部门、体育系统老同志、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协调沟通,多方听取意见,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对体育“十三五”改革发展的谋划。6月,《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形成初稿。在此基础上,规划起草小组围绕“十三五”体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反复研究、深入论证,对规划稿不断完善、几易其稿,于10月份形成了《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4、广泛开展征求意见工作。11月上旬,省体育局“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暨局系统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局系统听取意见建议,并就做好《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之后,规划起草组全面开展征求意见工作。一是书面征求全省体育系统的意见建议。在全省体育系统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及相关单位认真组织讨论,重点围绕“十三五”的具体目标、对策措施和重大工程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反馈意见106条次。二是发函征求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我们分别发函征求了49个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请他们对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各单位全部作了反馈,其中,12个单位提出了具体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34条次,另37个单位无意见。三是分片区座谈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在书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6年2-3月,把全省11个市分为杭嘉湖、宁绍舟、温台、金衢丽四个片区,分别召开座谈会,邀请各市体育部门、基层体育战线、相关体育企业及体育社团组织代表参加,共征集意见建议51条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规划起草组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分析,认真加以吸收,对规划稿进一步修改(省直单位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详见附件)。5月初,省体育局组织召开《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论证会,邀请了8名体育系统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论证,与会专家对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举措得当,符合浙江实际,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5、审核发布。5月9日,召开了省体育局“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子规划(送审稿)。6月12日,提交省体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7月18日,经省发改委审核通过并联合发布。
           二、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框架共分“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深化改革与强化保障”等四个部分,此外还有三个附件。
           第一部分:“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主要是从“十二五”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素。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由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三个方面组成。
           1、关于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坚持走创新发展、率先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道路,深入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竞技体育争光计划,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和贡献力,深入实施体育产业促进计划,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深入实施体育综合改革工程,全面提升依法治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健康浙江”、努力建成“体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
           2、关于发展道路
           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与浙江的特色和实际结合,力求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体现体育特点、具有浙江特色的体育改革发展道路。概括起来讲,就是要走率先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道路“五条道路”。一是走创新发展道路。大力推行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体育运行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体进程,以改革为“十三五”体育发展提供动力。二是走率先发展道路。把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领先的有利条件,转化为我省体育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现实优势,敢于先行先试,勇于创造经验,争当排头兵,不断挑战我省体育发展的新高度。三是走转型发展道路。推动我省体育从“政府驱动”的传统体育向“社会内生”的现代体育转型,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快乐体育、和谐体育、民生体育;充分发挥体育在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社会办体育的开放式格局。四是走融合发展道路。就是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打开现代体育发展新空间。五是走特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浙江市场机制较为成熟的体制优势,以及民间组织活跃、民间资本充裕、民营经济发达的资源优势,调动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参与体育、兴办体育,探索形成体育工作“浙江模式”。
           3、关于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目标,推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保持浙江体育在全国走在前列的领先优势,到2020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
    具体目标:一是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二是竞技体育的优势和贡献力进一步扩大。三是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四是体育改革发展的保障和环境进一步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
           分别对“十三五”期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第四部分“深化改革与强化保障”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项计划一大工程”,即: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竞技体育争光计划、体育产业促进计划、体育综合改革工程。
           1、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利用。一是全面加强全省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形成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推进体育场地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二是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合理布局大型体育场馆,大力发展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积极建设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形式多样的基层体育设施。“十三五”期间,建成100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实施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5500个,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5个左右,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轮滑公园等150个,拆装式泳池500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新建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三是加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利用。进一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实现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
           (2)巩固和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以体育单项运动协会、行业协会为重点,按照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分批分步推动体育社团与体育行政部门脱钩。二是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扶持和引导。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体育总会工作网络,推动体育总会工作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力求每个乡镇(街道)实现“1+5”工作格局(即1 个体育总会工作站,5个以上专业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站)。完善向社会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依据法律和各自章程规范运行、提升活力。三是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成立体育社会组织,“十三五”期末,实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2个,体育社会组织会员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20%。
           (3)打造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平台。一是打造一批全省性全民健身品牌项目。重点抓好全省体育大会、海洋体育运动会、省生态运动会、省女子体育节、省体育社团运动会、省全民健身节、省足球超级联赛、省科技体育(模型)文化节、省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等全省性全民健身运动活动。二是培育一批地方性特色品牌项目。重点抓好绿色体育、海洋体育、民俗体育等特色体育的发展,形成特色品牌。三是推进经常化、多样化全民健身活动。按照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推动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基层“群众天天有活动、乡村(社区)月月有赛事、乡镇(街道)年年有运动会(体育节)”的局面。“十三五”期末,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
           (4)健全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机制。一是大力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与测定工作。合理布局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点,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全省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点300个,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1%以上。二是广泛深入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建设浙江省全民健身科技馆,广泛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宣讲普及活动,积极推广“运动处方”。三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规范管理,加强作用发挥,“十三五”末,全省各级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2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以上。四是创新全民健身服务手段和方式。推进覆盖体育场地设施、健身互动社交、健身咨询指导、国民体质监测等服务的全民健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医保卡年度结余部分用于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与民间、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户外运动求助体系。
           (5)重视推进青少年体育。一是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二是积极推进专项运动项目进校园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专项运动技能。三是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通过体教融合,培养输送体育苗子,促进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切实加强体育师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全省体育师资培训班和送科教下基层服务活动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教练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实施“竞技体育争光计划”,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和贡献力
           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1)调整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按照“接轨总局、夯实基础、发挥优势、优化结构”的布局原则,巩固发展优势项目、努力突破潜优势项目、调整改进弱势项目、大力发展“三大球”项目,调整优化我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十三五”期间将新建1-2个冬季项目。
           (2)提升竞技体育科学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一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组建“金牌教练员工作室”,实施优秀中青年教练员培养工程,培养省队优秀中青年教练员20名,基层优秀中青年教练员80名。二是完善运动员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一、二、三线运动队伍的合理布局,建立并完善运动员选拔档案信息库,完善长效化后备人才选拔机制。三是加强科医保障建设。加强与省内知名医院的合作,建设8-10个省级优秀运动队科医保障团队,配齐用好基层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的科医保障设施设备。四是加强备战工作。全力做好“1617”、“2021”周期备战工作,加强对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落实和监督检查。
           (3)拓宽业余训练多元化路径。一是改革、调整、提升少体校模式。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前景的少体校的扶持力度。打破少体校的行政区划壁垒,拓宽跨区域联合培养、异地培养的途径。二是大力推进校办运动队模式。将青少年业余训练纳入学校体育的轨道,积极鼓励、大力推广学校办运动队。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依法办青少年业余训练,实现社会力量、学校办业余训练与少体校在政策扶持、运动员输送及奖励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4)积极稳健地实施足球改革。一是大力发展职业足球。努力打造国内顶尖、亚洲一流的男子足球职业俱乐部,提升女子足球职业俱乐部水平,尽快进入全国女超行列。二是积极推进校园足球。2020年前,实现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1000所以上。三是普及发展社会足球。推动全省各行各业组建各种类型的足球队和足球群体,成立民间足球俱乐部。四是努力完善足球赛事体系。推出浙江足球超级联赛,建立省、市、县三级联赛。五是着力加强足球场地建设。新建和扩建足球场200个、笼式足球场500个,建设一大批五人制、七人制足球场、沙滩足球场地等。六是优化足球发展环境。完善社会资本投资足球产业的政策体系,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足球公益活动力度,加强足协组织改革与人才培养。
           (5)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在足球项目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拳击、围棋等市场化程度较高、条件相对成熟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发展路子。重点是拓展参与路径、完善扶持政策、培育职业体育市场,优化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市场环境和法治保障。
           (6)精心筹备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以举办一届“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会为目标,以杭州为重点,举全省之力高标准做好项目安排、场馆建设、组织运行等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做好其他重大体育赛事的筹备组织工作。
           (7)完善竞技体育运行管理体制。重点是深化竞技体育院校化改革,形成“一院三中心”多强竞争、良性发展的格局。
           3、实施“体育产业促进计划”,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完善体育产业业态结构。一是优先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依托我省山、海、江、湖等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海洋体育等运动休闲产业。二是重点培育体育竞赛表演业。努力打造符合我省体育产业基础赛事体系,形成以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仑国际女排公开赛、龙游亚太汽车拉力赛等为代表的浙江体育品牌赛事。三是做大做强体育装备制造业。打造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在运动休闲用品、运动器材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运动装备知名品牌。四是积极拓展新兴体育服务业。重点扶持发展体育影视、体育传媒、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服务产业。努力提升体彩业和场馆服务业。到2020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超过3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0%。
           (2)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一是构建以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都市体育产业功能区。形成以全民健身服务、竞赛表演、运动休闲、体育用品制造等为重点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构建浙东南沿海海洋体育产业功能区。积极推进海钓、冲浪、帆船、帆板、游艇、摩托艇、野外素质拓展等海洋运动项目基地建设。三是构建浙西、浙南山地运动休闲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以冰雪、自行车、山地汽车、登山、徒步、攀岩、户外拓展等为主的运动休闲项目。四是构建以八大水系等水资源为依托的水上运动休闲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水上降落伞、摩托艇、游艇、赛艇、皮划艇、龙舟、垂钓等运动休闲项目。
           (3)培育激活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一是推动一批体育龙头企业上市。“十三五”期间培育5家以上体育上市公司,重点扶持1-2家运动装备制造企业上市。二是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体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在体育产业各个领域有自主品牌、比较优势、竞争实力的重点体育企业。三是培育一批体育新兴潜力企业。重点支持全民健身服务、竞赛表演、运动休闲、海洋体育、体育文创等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体育企业的发展。
           (4)打造体育产业发展平台。一是努力培育体育特色小镇。“十三五”期间培育省级体育特色小镇10个以上,同时规划培育一批市、县级体育特色小镇。二是加强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15个左右省级运动休闲基地以及一大批市、县级运动休闲基地。三是推进体育制造业集群建设。培育、扶持10个以上体育制造业集群。四是搭建体育产业展销交易平台。重点加强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永康国际文教体育用品博览会、宁海国际户外用品展、义乌文体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建设。五是加强体育产业区域发展合作。深化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与交流,建立完善互惠互利互通的联动机制。
           (5)健全完善体育产业扶持体系。一是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营造公开、公平的体育市场准入环境。二是加大对体育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三是完善体育产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修订,全面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赛事审批。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向社会提供更多体育产品和服务。
           第四部分:深化改革与强化保障
           深入实施体育综合改革工程,全面加强体育发展基础工作,健全完善新时期体育发展保障机制。
           1、全面推进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二是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和权力事项公开透明运行。三是改革体育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破制约体育发展的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完善与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相衔接,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
           2、全面深化依法治体工作。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体育普法宣传力度,依法履行政策制定、审查审批、批后监管等职责。二是加强体育标准化建设。加快地方体育标准的制定,将体育标准纳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政府采购体育设备和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准入门槛。三是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加强体育研究工作,提升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
           3、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体育行政管理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岗位履职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指导体育建设发展的能力和依法治体的能力。二是加强体育职业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各类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三是加强体育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其上岗率和服务实效。
           4、全面加强服务保障。一是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不断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运动员保障工作重心从物质激励、福利保障等基础层面向人力资源的深层次开发转变。二是加强科医保障和反兴奋剂工作。加强省体育医院的建设,加强与省内高校及医院的合作,加强对基层科研工作的指导扶持,构建自上而下全覆盖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三是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政策。重点完善教练员、运动员生活待遇、激励政策以及运动员退役安置等方面的政策。
           5、全面加强社会环境建设。一是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和改进体育文化传播和推广工作。二是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建立体育与媒体的合作平台,扩大浙江体育宣传领域,及时传递体育正能量和政府声音。三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大力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知识,形成全社会关心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的浓厚氛围。
           6、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省体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深化体育阳光工程,自觉把权力的行使置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第五部分:附件
           包括《“十三五”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十三五”重点工程建设方案》、《“十三五”体育特色小镇培育方案》。
           三、抓好体育“十三五”规划贯彻实施的打算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
           1、完善规划体系,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夯实支撑。在一个总规划和三个子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以总规划为统领,进一步做好体育“十三五”规划体系的完善工作。一方面,指导各市、县(市、区)做好区域体育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推进省级重要领域、重点工作专项规划的制定。如,《浙江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浙江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浙江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专项规划》、《浙江省户外运动专项规划》、《浙江省体育赛事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2、加强规划宣传,为“十三五”规划实施营造氛围。通过召开浙江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联合相关媒体策划开展系列专题宣传、举办全省体育系统“十三五”规划专题培训班等途径,着力在提高体育“十三五”规划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增进社会各界对体育改革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动员、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参与体育改革发展。
           3、明确责任分解,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依据。把“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分阶段具体目标任务,提出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措施和推进计划,并加强督查考核,实行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建立完善“十三五”规划实施督查考核机制。
           4、落实组织保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奠定基础。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省体育局党组将定期听取规划实施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物质保障,尤其是经费保障,建立以规划为导向、与规划相衔接的经费保障机制。既要善于“做好加减法”,统筹用好财政资金,也要善于“两条腿走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5、推进改革试点,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攻坚破难。围绕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改革、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机制改革四大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体育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推进改革试点,积累经验、摸索道路、找到突破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