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体育将给浙江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和获得感
    发布日期:2016-07-21 信息来源:浙江省体育局访问次数:


     记者: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面对持续高涨的全民健身热潮,浙江将如何推进全民健身深化实施,未来五年体育将给浙江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和获得感呢?
      孙光明:随着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持续增长,全民健身成为现代体育越来越突出的功能。“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更加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工作导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检验标准,大力打造快乐体育、民生体育、和谐体育,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具体工作就是以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为统领,重点抓好“四提升四覆盖”工程。
      第一,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实现“15分钟健身圈”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全面加强全省体育场地设施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大中型体育场馆、大力发展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积极建设便民利民的基层体育设施”的原则,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到2020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新建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
      第二,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水平,实现乡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坚持一手抓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服务和引导,一手抓社会化、实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主力军作用。到2020年,实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2个,培训体育社会组织骨干5万人,50%以上的体育社会组织达到“3A”等级以上评级,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各类体育队伍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20%,每个乡镇(街道)实现“1+5”工作格局,即1个体育总会工作站,5个以上专业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站。
      第三,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水平,实现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结合浙江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项目化、经常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全省性、区域性全民健身特色品牌项目,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基层全面开花,同时在组织方式上由“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向“政府引导、社会举办、群众参与”转变,到2020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
      第四,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实现行政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乡镇(街道)体质测试网点全覆盖。倡导科学健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与测定工作,根据全省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点,尤其要通过体卫结合,依托乡镇(街道)基层卫生院场地和人员建立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点,推进国民体质测定和健身指导常态化建设,到2020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1%以上。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作用发挥,到2020年全省各级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5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以上。
      通过抓“四提升四覆盖”工程,从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入手,着力补齐短板、提高水平,使浙江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和获得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