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 大家收到一份特殊“伴手礼”
发布日期:2020-01-08 信息来源:浙江省体育局访问次数:


1月6日—7日,2020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在千岛湖举行,与会人员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手信”——《运动振兴乡村——浙江体育的探索》电子书。

▲扫描此二维码可阅读

由体坛报记者采写并编汇成册的

《运动振兴乡村——浙江体育的探索》 电子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而浙江作为山水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何进行乡村振兴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体育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体育现代化创建为杠杆,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夯实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无论体育场馆建设,还是赛事活动举办;无论是提升村民健身意识,还是扶持体育产业,体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

基于此,本书从体育协调乡村人地关系、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构建打造乡村新型主体三方面选取全省11个设区市的60个样本,从不同视角梳理总结了运动振兴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机理。


运动振兴乡村 体育改变生活

——代序

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 瑶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农,天下之大业也。”作为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努力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战略并全面实施。

钱江两岸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丰富的山水资源,是浙江独特的自然优势。十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部署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体育把运动休闲作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从中找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与突破口。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有益探索与实践,正结出乡村体育的美丽之花。这一朵朵奇葩,就在本书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的60多个样本之中。概括地说,运动振兴乡村、体育改变生活,这种力量让乡村“动”起来、“热”起来、“和”起来、“富”起来。

运动振兴乡村填补了农村体育的短板。健身苑点、灯光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新标配”。而总数突破1.4万个的村级文化礼堂,又弥补了乡村室内健身场馆不足的短板。这些硬件基础设施,是让广大乡村“动”起来的基础保障,提升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运动振兴乡村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各级党委政府、体育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主动由“上浮”变为“下沉”。送健身培训下乡、送活动比赛到村,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举办各类接地气、低门槛、富有乡村气息的体育赛事活动,如绿道健步走、乡村马拉松、农民篮球联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不仅让乡村“热起来”“和起来”,还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成为促进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与载体。

运动振兴乡村激发了乡村经济的潜能。有产业才有活力,有产业才有人气。这是浙江体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最为鲜明的特征。

体育让乡村富起来,关键在于“融”。因地制宜倡导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农业、生态等的深度融合,如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体育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运动休闲项目,带动餐饮民宿、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产业。在融合中,让产品变商品、让农民变老板,如一条乡村漂流致富一个村,一座气排球馆让三邻五村都赚得盆满钵溢等,这不是个例而是渐成一种现象。

体育让乡村富起来,关键在于“聚”。参与比拼、体验、切磋必须亲力亲为,“聚”是体育运动显著的特性。为了参与、体验、比拼、切磋,动辄聚集起成百上千“围观群众”,多的可达数以万计,有的甚至是不远千里赶来。人流往往能带来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因此这个过程,为乡村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很多商机与契机。

体育让乡村富起来,关键在于“理”。运动振兴乡村是一个新课题、新载体。要善于顶层设计、善于理清思路、善于借势借力,支持乡村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运动休闲行业转移就业,培育“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品”,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更多可以复制、推广的“运动振兴乡村”的典型与样本。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也告诉我们,体育在这个过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以体育为杠杆撬动乡村振兴,是靠干出来、拼出来的。作为体育人,要做一名奋斗者、实践者,永不停歇、永不满足,任重而道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