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373/2021-0553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浙体经〔2021〕189号 公开日期: 2021-07-22
发布单位: 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四个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8-10  11:34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各市、县(市、区)体育部门,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浙江省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发展规划(2021—2025年)》《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四个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体育局

2021年7月22日



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

 

十四五”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我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关键时期。为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高质量推进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浙江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进展超过预期,四大主要目标和项量化指标全面完成,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507.83亿元增至2614.7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75%;增加值从463.35亿元增至845.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22%,远高于同期GDP增速。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达1.35%,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四市这一占比超过1.50%体育产业对促进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贡献日渐突出。二是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为引领体育用品制造支柱,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教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共同发展的供给体系基本形成。杭州亚运会成功申办,《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2019-2025年)》出台,全域户外智信息服务平台和政采云体育装备馆等具有浙江标志的成果涌现。多地创新体育供地形式,不断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冰雪运动广泛开展,雪场覆盖到11个地级市,成为“南展”典范。三是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社会力量办体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民间投资体育产业热情高涨,2019年全省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36600家,其中企业31920家,占比87.21%以水上运动器材、户外运动装备、家庭健身设备为代表的体育用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四是产业基础愈发夯实。全省体育场地空间稳步扩大,2020年全省共有体育场地19.3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4956.5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6年的1.60平方米增至2.40平方米,超过全国均值0.20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省共举办国际性赛事200多场,全国性赛事720多场,省级赛事1200多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五是产业综合贡献日渐显现。亚运城市行动持续推进,体育赋能城市卓有成效。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我省率先发起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和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为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积极贡献力量。运动振兴乡村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共培育省级运动休闲乡镇27个,推行“体育+”特色村、体育部门结对帮扶,在探索“两山”转化、践行城乡均衡化发展等方面形成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六是体彩销量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省体育彩票累计销量达到755.95亿元,筹集公益金196.28亿元,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62%10.13%,排名全国前列,为体育事业和国家公益事业做出新贡献。

1 “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

基期值

2019

完成情况

2020

目标值

1.体育产业总规模

1507.83亿元

2614.76亿元

超过3000亿元

2.体育产业增加值

463.35亿元

845.45亿元


3.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08%

1.35%

超过1.20%

4.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50.07%

56.74%

超过40%

5.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数

3

新增6

新增2

6.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数

2

新增3

新增8

7.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数


新增8

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60平方米

2.34平方米

超过2.40平方米

9.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2

2

 

总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体育产业发展效率不高,创新要素驱动不够,产业链还须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协同机制不健全,与相关产业融合不深,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动不强。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消费驱动不足与有效需求创造不够并存,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在“十四五”期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社会运行和民生需求推动体育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领域;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推进体育体制机制创新,开启体育产业发展新征程;利用杭州亚运会筹办契机,加速推进城市国际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举措展现体育产业发展新景象;“数字一号工程2.0”深度推进,数字经济和科技应用示范引领,注入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区域优质体育资源共享、赛事共办和人才联合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加快落实,开拓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

二、“十四五”浙江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为目标,杭州亚运会为引领,以提升消费需求为导向,着力建体系、强要素、优布局,持续稳企业、补短板、提供给,进一步争先创优、树典范、促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我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破解长期制约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补齐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布局面向未来的要素资源,围绕重点体育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等,寻求关键突破,推动重点领域形成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

强供给与扩需求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放权利、建规范、搭平台,激发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与潜力。推进需求侧改革,把握社会、市场、居民体育需求的新变化,引领、创造、满足新需求

重创新与立标杆相辅相成。继续探索体育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体育产业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加快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为全国乃至全球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样版和浙江方案。

惠民生与促发展相得益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体育产业为民生服务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高质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对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持续催化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发展目标

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发展成果,建设数字体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域户外运动示范区、亚运遗产综合利用示范区、时尚体育消费中心和智能体育制造中心,形成“三区两中心”体育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省

产业规模跃上新高地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2%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

体育消费迈入新阶段。2025,全省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过3000体育消费基础更加扎实,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3.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体育彩票年度销售额达到600亿元。

产业品牌形成新典范。2025年,每年举办10项以上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累计培育100项品牌赛事。共获评30个以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或单位,培育体育上市公司、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和体育示范企业120家以上

2035体育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更加显著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 “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十三五”末预期完成情况

2025

1.体育产业总规模

3000亿元

5000亿元

2.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4%

超过2%

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4平方米

2.8平方米

4.人均体育消费支出

2300

3000

5.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或单位

25

30个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建设数字体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推动数字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以智能技术应用为引领以智能造为方向以体育设施智能化改造为基础以数字体育服务创新为重点以整体智治为支撑打造数字体育创新发展示范区。2025年,数字体育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为我省智能技术应用和现代数字政务改革示范行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

专栏1:数字体育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智能技术应用,深化数字科技类企业和体育行业合作实现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互动化、运动社交情境化。

建立浙江省体育产业数据统计分析中心。搭建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品牌赛事库、体育产业人才管理库体育产业重大项目库国外体育产业动态信息库。

优化服务平台,完善浙江省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应用系统和政采云体育装备馆。

梳理形成体育数字化改革的重大需求清单、跨场景应用清单、重大改革清单,率先探索体育数字化改革标准规范体系。

2.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构建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体育教育培训、体育场馆服务、体育贸易、体育传媒、体育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体育服务业体系。深度开发从幼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生活性体育服务,壮大体育金融、体育中介、体育技术转移、体育人力资源等生产性体育服务。推进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服务品牌。促进各种形式的体育商业模式、产业形态创新应用,鼓励体育服务企业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

3.打造智能体育制造中心。鼓励体育制造工艺升级,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体育企业研发新材料、专研新设计,拓展定制服务。培育智能体育装备本土品牌,鼓励外向型制造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支持智能体育制造园区建设,支持体育制造企业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一批营收过亿元的智能健身设备、水上运动装备、山地户外装备集群。

专栏2:智能体育制造平台建设工程

立智能体育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问询”服务,满足家用健身产品、户外用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运动鞋服等领域的中小微体育企业智能研发需求。

支持行业龙头牵头组建企业共同体打通从基础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到孵化中试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培育1-2家“体育装备+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

 

4.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设一批体育医院和社区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中老年慢性病等领域非医疗健康干预加快体教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壮大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探索建立以赛事成绩积分为基础的青少年运动水平等级认证体系。鼓励文旅体融合发展,挖掘体育在文旅体融合过程中的桥梁和枢纽作用,将体育产业与诗路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海岸带、海岛公园建设等重大规划相衔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功能复合、业态集聚的文商旅体综合体。

(二)推动创新要素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5.加速科技应用与突破。制定赛事科技创新计划,加强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穿戴设备、安全防范等技术在智能化办赛领域的应用,鼓励运用5G通信、超高清、云计算等技术提高赛事制播质量,提升观众观赛体验。鼓励加强运动捕捉技术、3D建模技术在体育教育培训业中的应用。制定推广场馆智能化建设标准,鼓励体育场馆利用AR/VR全息技术改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鼓励发展全场景云上体育展演。探索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物联网智能管理应用。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体育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瓶颈。

6.激发资本活力与潜力。引导体育资本健康发展,鼓励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我省体育企业海外融资并购,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体育类上市公司2家以上。推动赛事活动承办权、场馆经营权等通过体育产权平台公开交易。开展体育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加强对先进体育制造业集群、体育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增设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

7.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方式方法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体育职业技能提升机构,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创建一批体育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认定一批体育人才培养示范机构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新型智库平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人才交流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加入体育行业提供便利条件。开展体育就业形势监测,开展体育就业质量评价。为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相关职业搭建平台。

8.强化数据支撑与引领。整合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政务等领域数据,提升体育数字化建设水平。以场馆服务、赛事运营、健身指导等重点领域数据为核心,搭建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加强体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现体育产业单位名录、高危行业监管、体育产业信用体系数据共享引导企业挖掘体育消费数据促进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

(三)形成联动发展的体育产业布局

9.持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完善“四区五带十群”产业总体布局,从新业态、新模式、新亮点着力推动四大都市区体育产业发展,以多元复合和高质量为目标推动五条运动休闲带发展,以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十大体育装备制造集群做强做大。推动户外运动“两带三区四网”建设,形成山水陆空户外运动广泛开展,时尚特色户外运动均匀分布,多种项目竞相呼应的户外运动发展格局。

10.重点建设四大体育创新经济圈发挥杭州都市圈创新创业优势,利用杭州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湖州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嘉兴长三角现代化体育活力城市的建设机遇,打造杭--体育数字与智能创经济形成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创新、智能应用为一体的智能体育突破创新集合体。发挥体育消费点城市的引领作用,打造---时尚赛事与消费创新经济提高承接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形成体育赛事引流推动消费城市建设样板。打造温--体育智造与贸易创新经济建设温州民营体育经济活力城,加快发展沿海高端水上用品制造集群,建设台州水上体育用品体验式贸易中心和金华体育制造智能化转型先行区。抓住衢州、丽水大花园建设机遇,打造衢-体育生态与旅游创新经济,探索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体绿融合、体旅融合发展示范

(四)加快形成体育市场主体集聚高地

11.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深化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支持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赛事。引导各设区市吸引高水平职业俱乐部落地注册并以城市冠名采用以奖代补的政府资助方式给予奖励。支持社会组织承接体育教育培训、咨询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依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公园等体育设施,推广优质项目的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与管理百姓健身房。

12.培植体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强化联动协作,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企业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体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知名体育民营企业等优质企业集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体育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体育企业。实施体育“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符合体育产业未来方向的品牌企业进行分类分级梯度扶持。

13.引导发展体育企业联合体。推动形成一批体育、科技、旅游、健康、教育行业融合发展和利益共享协作体。鼓励体育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龙头企业强链护链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发展成为“平台型企业”。鼓励中小体育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广体育用品制造与营销服务“一条龙”运营模式,打造一批户外运动上下游企业联合体。

(五)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设施基础

14.加强体育场地设施顶层设计。启动各设区市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评估场地设施布局与运营管理、开放使用情况2022年前完成《浙江省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市县政府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新基建建设目录,实现“县级场馆全覆盖”支持建设一批能够承办国际电竞霹雳舞、滑板、攀岩、冲浪赛事的专业场馆设施

专栏3:体育场地设施提升工程

完善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和市级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杭州每个区、县()建成1个以上亚运主题公园每个乡镇(街道)建成1公里以上亚运慢行道

统筹规划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布局,鼓励通过非标准场地建设或集中建设的方式,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加大农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梯次性推进体育进农村文化礼堂,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开展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行动,支持浙江绿城足球学校浙江毅腾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的改扩建和工程,加快桐庐女足训练基地扩建工程推进社区配建足球场地设施,形成多层次足球场地供给体系。

 

15.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场化进程继续进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场馆实行集团式管理和管理品牌输出推进体育场馆运营业态改造,适当增加体育教育培训、健康医疗、休闲娱乐等商业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路桥附属用地、建筑屋顶、老旧工厂等空间资源投资建设体育场地。通过适当提高容积率、支持健身设施开放经营等方法,鼓励土地开发企业主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空间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鼓励体育服务业态进驻城市商业中心、教育养老设施、文化场馆。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进行社会通道改造,鼓励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管理。

16.推动体育场地设施运营和服务迭代升级。鼓励大型体育场馆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经营权通过公开平台招募运营团队。深化和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快捷服务、便民服务、硬件改造、公益服务、运营管理、环境改造、文化氛围和智慧场馆八大服务提升计划。支持经营管理类、智能产品研发类、信息服务平台类体育场馆服务企业发展。出台浙江省《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力争在2025年前完成全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改造。完善升级浙江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部纳入地图并实现导航、查询等功能。做好体育场地设施与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的对接。

(六)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

17.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加强赛事规划,做好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筹办工作。加大对引进和申办重大赛事的研究,鼓励举办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网球、电竞等职业赛事。推动阳光联赛以及马拉松、越野跑、自行车、垂直登高、智力运动群众体育赛事发展。支持举办攀岩、滑板、冲浪、霹雳舞及虚拟体育新兴赛事。引进、创办水上运动、山地户外、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极限运动等时尚赛事,举办浙江省户外运动大会。

专栏4:品牌赛事培植工程

培育品牌体育赛事,提升《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赛事文化挖掘与宣传推广,编制示范案例,2025年品牌赛事达到100项。

建立体育赛事品牌认证制度,通过优化赛事服务保障、赛事营销推广、优先给予赛事专项资金补助等形式提供相应支持。

制定年度赛事活动计划,公布赛事活动资源,通过市场交易方式确定办赛主体。建立多部门一站式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

建立品牌体育赛事评估体系,开发赛事引进决策评估系统搭建赛事管理、评估、扶持和赛事权益交易平台。

 

18.打造运动浙江 户外天堂”。推动登山、徒步、骑行、素质拓展等传统型、基础型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普及化、规范化、全域化发展,打造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依托钱塘江、瓯江、滨海等水域资源,发展皮划艇、赛艇、漂流、垂钓、龙舟、帆船帆板、游艇、桨板、海钓等水上项目,打造国家级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鼓励建设一批室内外滑雪场、冰场、仿真冰场等冰雪运动设施,重点开展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冰上项目,推进实施冰雪运动进校园计划。发展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航模等航空运动项目,加强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支持各类航空小镇和通用机场建设。引导场地汽车、汽车越野、场地摩托车等汽摩运动项目发展,鼓励各地建设汽车摩托车运动场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房车露营地

专栏5:户外运动提质工程

加大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力度,分类制定我省允许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目录。

出台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标准文件,规范建设要求,发布浙江省户外运动标识标牌。

改进户外运动基础设施统筹安排资金建设环浙步道系统,充分整合山路古道、绿道、健身步道、林道、防火道、户外穿越线路等资源,联通山上运动之道,实现省内闭环、省际畅通2025建成1万公里;规划建设2000个户外运动点;建成向社会开放的航空运动场地100个,汽车自驾运动营地30个。

发挥户外运动在拓展全域旅游中的作用,打造3-5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旅游目的地,10条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条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完善全域户外智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我省户外体育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强化平台运营和开源导流,旅游、文化等相关行业数据形成联通

 

19.树立运动振兴乡村典范。推动体育元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乡村规划。依托环浙步道完善乡村步道、自行车路网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乡村徒步骑行服务驿站。建一批体育特色鲜明、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体育特色村庄。鼓励乡村开通体育短视频账号、体育旅游小程序等宣传平台,打造一批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提升运动休闲乡镇建设质量,在产业发展、综合整治、镇村联动等方面提档升级

20.实现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责任彩票建设,引导大众理性购彩。积极扩大客群规模,实现购彩群体从“少人多买”向“多人少买”过渡,重点发展年轻与女性购彩群体,着力改善客群结构。与综合体、便利店等百姓生活场所拓展合作,构建多样化、便利化购彩渠道,为大众提供更加便利、更好体验的购彩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供给,增加购彩者消费性,培养健康购彩习惯,实现体育彩票综合价值,推动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七)打造亚运遗产综合利用示范区

21.提升亚运效应和潜能。深挖杭州亚运会经济拉动功能,促进赛事与餐饮、住宿、旅游、康养、文化娱乐、广告传媒、科技信息、会展博览、商业商务等产业互动发展,为服务业增加新动能。积极吸引国际体育组织、体育经纪公司、体育传媒公司体育制造品牌总部研发中心在我省落地,进一步提升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与国际体育组织、国内外体育企业合作,争取更多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商业化赛事落户浙江推动浙江体育融入世界体育格局。充分利用杭州亚运的无形资产,促进亚运遗产开发与传承,杭州亚运会办成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中最具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2.加强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围绕打造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教育培训、体育产业发展和城市景观五大平台,构建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服务体系。以亚运场馆为依托,引进高端体育赛事,积极承担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竞赛活动。利用亚运场馆,结合周边旅游资源、社会人文环境,打造一批集体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体育休闲旅游景点。扩大亚运场馆联动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场馆协同利用和无形资产联合开发的路径和方法

(八)打造全国知名时尚体育消费中心

23.扩大体育消费人口。杭州亚运会为引领,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引导时尚健康消费理念,推动体育成为人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财政资金促进群众健身消费的可行性。促进各年龄段体育素养和专项技能的培养,着重提升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培育未来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畅通体育消费者维权渠道,营造更加舒心的消费环境。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场地设施责任、运动人身意外伤害等体育保险。

24.建设体育消费新载体。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1-2个国家体育消费中心城市。以场景营造为核心,推进传统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换,积极布局马术、击剑、射箭、霹雳舞、模拟滑雪、极限运动等时尚运动项目,打造50个以上市场化运作、具有消费引领的体育公园,建设30个以上体育特色鲜明、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充分发挥绿色开放空间引流聚人兴业作用,将体育消费场景与亲子互动、公共艺术、户外游憩、微度假、田园生态旅居、休闲餐饮等业态叠加,促进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鼓励体育装备门店向沉浸体验中心、创新科技展馆、品牌文化中心的新零售概念发展。鼓励冰雪场地创新四季运营产品结构。完善电竞产业链,加强赛事引进、俱乐部培育和平台建设。

25.打造新型体育消费模式。激发“互联网+体育”消费潜力,支持线上体育教育培训、运动知识付费APP应用推广。创新无接触式体育消费模式,引导发展无人值守健身场地、智能化装备卖场、直播零售、虚拟体育赛事等新场景鼓励以新消费联动体育新制造,以销定产解决供需错位,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全民健身积分、赛事活动赢积分等方式提振体育消费,推行运动银行等体育消费模式。

(九)推动更具活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26.加强重点领域协作加强体育助力省内一体化建设,推动体育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先行先试,率先在四大体育创新经济圈开展数字体育、户外运动、体育制造、体育消费等项目合作。推动我省全面融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进程,加强西塘、姚庄与金泽、朱家角、黎里等先行启动区在体育资源共享、赛事联办、信息互通、项目合作等方面的联动加强省际毗邻区域体育产业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共建国家体育产业创新验区完善长三角地区联合办赛体制机制,支持创建水上运动、足球、篮球、轮滑、斯诺克、越野跑、冰雪、滑板、龙舟等休闲运动项目区域联赛品牌。共同组织举办区域性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长三角地区共同申办、承办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储备力量。

27.打造产业一体化合作品牌。充分发挥体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站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提升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和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等品牌活动影响力发挥浙江全域户外智信息服务平台的示范作用,不断更新平台内容,扩充平台功能,推动建立长三角户外智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云服务商圈,推广政采云体育装备馆,搭建长三角体育装备器材网上采购平台

28.推动体育市场一体化发展。加强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

台建设,积极对接长三角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推进体育产品与服务标准化建设,联合研发和推广长三角体育赛事、健身休闲服务、体育教育培训、体育设施装备、体育场所规范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强长三角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消费调查,助推长三角体育产业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区域联动监管,联合开展长三角体育知识产权保护。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全过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共同推进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和体制机制保障,确保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2.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产业要素配置、公共体育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围绕建设整体智治数字政府,完善浙里办体育公共服务专区,实现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的高效协同。加强体育执法和市场监管,细化监管举措,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市场监管中的应用。完善健身休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建立由赛事风险评估、预案审核、防疫培训、应急响应、属地监管等构成的赛事科学管理联动工作机制对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项目坚持审慎包容监管,以行业规范促进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3.健全产业统计制度。健全体育产业统计机制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协同制度,探索制定体育产业统计核算规范,明确体育产业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推进体育产业统计核算标准化。落实基层体育产业统计人员配置,提升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建设质量。加强体育消费统计监测,开展消费趋势分析。制定省体育产业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开展体育产业重点行业监测。

4.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标准的申报、制定、实施、监督全过程鼓励体育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强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家用健身产品制造、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省级标准制修订,完善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教育培训业省级标准体系推动先进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

5.强化督导落实。各地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级体育产业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反馈各项举措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度,切实推进有效落实。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全省体育产业发展。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浙江省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航空运动涵盖运动飞机、热气球、滑翔、飞机跳伞、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模型等六大类共26个运动项目。航空运动产业是以航空运动项目为载体,提供相关系列产品、服务和产业链的经济活动总称,具有科技附加值消费时尚性强,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等特点大力发展航空运动产业,是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体经字〔2016〕6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民航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86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7号)等文件精神,加快航空运动的普及,壮大航空运动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时限为2021—2025年。

一、产业现状发展环境

(一)产业现状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鼓励航空消费政策的出台,我省航空运动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提升

是运动项目日趋丰富。滑翔伞、动力伞、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直升机、飞机跳伞、室内跳伞、热气球、模拟飞行、航空模型、无人机等航空运动项目,我省均有布局。

二是场地设施逐渐增多。向社会开放的航空运动场地有46处。其中,获得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命名的航空飞行营地25个、校园航空飞行营地8个。

专栏1:航空飞行营地及校园航空飞行营地名单

一、航空飞行25个

杭州建德航空飞行营地(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单位)

杭州亚联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永安山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中天白马湖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茅山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五二零航空飞行营地

宁波咸祥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罗家山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藤桥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楠溪江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索鹰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卡玛亚米航空飞行营地

温州浙南运动航空飞行营地

绍兴万丰航空飞行营地

嘉兴九龙山航空飞行营地

嘉兴大尖山航空飞行营地

嘉兴天旭航空飞行营地

湖州莫干山航空飞行营地

安吉铜锣山驭风航空飞行营地

金华横店航空飞行营地

金华大斗山航空飞行营地

金华飞神航空飞行营地

台州安基山航空飞行营地

天台白鹤九龙山航空飞行营地

丽水羊上航空飞行营地

二、校园航空飞行营地8个

杭州求知小学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开元中学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院

金华东苑小学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龙泉东升教育集团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1 全省航空运动场地分布图

    三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省有航空运动企业和航空运动俱乐部58家,航空运动装备制造企业7家。初步形成竞赛表演、飞行体验、飞行培训、装备制造协调发展的航空运动产业体系呈现出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四是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发展航空运动的县(市、区)持续增多,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航空运动爱好者参与。2019年全省航空运动消费人数超过50万人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下降。

五是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各级政府对航空运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行业管理逐渐规范,社会组织日趋壮大。省、市、县(市、区)三级航空运动社会团体的数量达到20家。

专栏2:航空运动社会团体名单

浙江省航空运动协会               浙江省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

杭州市航空运动协会               杭州市模型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

温州市航空运动协会               宁波市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

温州市航空运动发展协会           温州市海陆空模型运动协会

金华市航空运动协会               湖州市模型和无线电运动协会

丽水市航空运动协会               嘉兴市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

杭州市富阳区航空运动协会         台州市海陆空模型协会

桐庐县航空运动协会               丽水市航空航天模型运动协会

海宁市航空运动协会               青田县航空航天模型运动协会

嘉善县航空运动协会

武义县航空运动协会

(二)制约与不足

一是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产业经营人才缺乏,培训体系尚待形成;三是航空运动的普及程度不高,青少年的参与度较低,消费潜力激发不够;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标准尚不健全,场地开放、赛事活动等安全标准有待完善,低空空域有待进一步开放。

(三)发展环境

一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我省地处长三角南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山水资源充足,具备发展航空运动的天然优势。民营经济较发达,为航空运动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消费潜力较大。我省航空飞行营地数量居长三角省(市)首位,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航空运动消费升级,具备区位优势。

二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体育总局、省政府系列文件明确要求,支持航空运动项目发展和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推动民航强省建设,加快通用航空与航空运动、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空间。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大众航空运动消费需求为中心,以培育壮大航空运动产业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航空运动产业快速发展,加快航空运动消费提质扩容,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放管结合、安全第一。大力推动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行业规范和安全监管。深化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制、监管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飞行安全和国家、社会、公众安全。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引导航空运动市场主体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激发消费需求。深化航空运动产业的体制机制改革,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推进航空运动与旅游、通航、健康、科技、文化等产业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全省初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航空运动项目体系,基本形成安全规范、管理有效、广泛参与、军民融合的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格局,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市场环境显著优化,安全监管更加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人才体系更加完备航空运动相关企业150家,向社会开放的航空运动场地100处,其中航空飞行营地50个,以航空运动为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体育赛事活动若干个,航空运动年消费人数达到300万人次。

三、空间布局

引导各市因地制宜发展航空运动项目,引导建立品质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打造航空运动集聚区、航空运动飞行带,构建我省航空运动“一网、三区、三带”的空间布局。

专栏3:各市重点发展的航空运动项目

杭州市:滑翔伞、动力伞、运动飞机、直升机、飞机跳伞、室内跳伞、热气球、模拟飞行、航空模型、无人机

宁波市:滑翔伞、动力伞、运动飞机、航空模型、无人机

温州市:滑翔伞、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模拟飞行、航空模型、无人机

嘉兴市滑翔伞、动力伞、动力三角翼、无人机、航空模型

绍兴市运动飞机、直升机、热气球、航空模型、模拟飞行、特技飞机、滑翔伞

湖州市滑翔伞、动力伞、运动飞机、热气球

金华市:滑翔伞、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直升机、热气球、航空模型、无人机

衢州市动力三角翼、滑翔伞、运动飞机、热气球

舟山市动力伞、滑翔伞

台州市滑翔伞、动力伞、运动飞机、航空模型、无人机

丽水市滑翔伞、动力伞、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直升机、热气球、航空模型、无人机

一网,一个航空运动飞行网络。串联各个航空飞行营地和通用机场,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并辐射华东地区的航空运动飞行网络。

三区,三个航空运动产业集聚区。构建浙西北、浙中、浙东南三个航空运动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航空运动项目,丰富航空运动业态。

三带,三个航空运动飞行带。依托航空飞行营地和通用机场,构建杭州-湖州、嘉兴-丽水、温州-舟山三个航空运动飞行带,开展以运动飞机(含水上运动飞机)为主体的体育飞行活动。

 

 

2  全省航空运动产业空间布局图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产业基础

强化航空运动产业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向社会开放的滑翔伞、动力伞、动力三角翼、固定翼运动飞机、水上飞机、旋翼机、直升机、热气球、航空模型、无人机等航空飞行营地,实施星级化标准管理省级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培育一批航空运动服务综合体,提供飞行体验、飞行器购买、执照培训、停放托管、维护保养、飞行申请、气象信息、紧急救援、竞赛表演、科普博览、休闲娱乐等消费服务。鼓励创建以航空运动为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发展模拟飞行、室内跳伞等室内场馆,鼓励航空航模展馆(展区)、航空科普基地、航空教育基地、航空培训学校等场地设施建设。

推进航空运动服务数字化建设。依托全国“去飞行”智能航空体育消费服务平台,打造航空运动数字化服务,为大众提供航空运动服务信息。建立航空运动安全运营智慧服务平台,提升航空运动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丰富赛事供给

健全航空运动赛事体系。加强与国际航空运动组织合作,鼓励举办航空运动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展会。支持承办和举办国家级航空运动赛事,鼓励举办长三角地区的联赛。引导各类航空运动社会团体、俱乐部举办联赛、交流赛、表演赛、邀请赛,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探索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办模式,支持滑翔伞、跳伞、航空模型、无人机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

培育航空运动品牌赛事。支持各地培育航空运动品牌赛事,鼓励滑翔伞、动力伞、动力三角翼、运动飞机、飞行嘉年华、航空模型、无人机等赛事,提升赛事专业度、知名度、贡献度。对列入《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的入库赛事,符合条件的给予适当奖励。

(三)促进体育消费

加快航空运动普及。鼓励开展中小学校航空科技体育活动,开设航空模型、模拟飞行等航空体育课程,打造校园航空飞行营地和青少年航校,支持学校与航空运动培训机构合作。鼓励航空飞行营地申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培养青少年参与航空运动兴趣。支持广播电视、多媒体传媒等渠道宣传普及航空运动,科普航空运动知识。加强航空运动交流活动,广泛举办航空运动论坛、分享会。

扩大航空运动消费。广泛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的各类航空运动休闲娱乐活动,丰富节假日赛事、展会活动供给。鼓励举办飞行表演、飞行体验、飞行嘉年华等航空运动旅游活动。支持开发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与服务,培育航空运动体育爱好者。探索建设航空运动消费服务平台,整合产品服务、休闲体验、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等功能,增强航空运动消费粘性。

(四)壮大市场主体

鼓励通过资本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航空运动企业。鼓励体育器材制造企业进军航空运动装备制造业。鼓励引进运动飞机、热气球、动力伞、无人机等设施设备制造企业,支持电动运动飞机的开发、引进和发展,打造运动飞机制造强省。鼓励航空运动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服务业,重视航空运动消费服务对生产制造的带动作用,推进航空运动消费服务与制造的联动发展。支持设计开发航空运动文创与科技产品

    (五)加强组织建设

完善航空运动社会组织。完善全省航空运动社会组织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成立航空运动协会。支持航空运动协会实体化运营,在营造航空运动氛围、组织航空运动活动、服务航空运动爱好者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完善航空运动运营安全、项目论证、资质认定、证书培训、赛事举办的标准与评级,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支持航空运动俱乐部发展。支持设立航空运动俱乐部,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航空运动俱乐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六)推进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航空运动+旅游”,打造一批航空运动旅游目的地,推动开发一批以航空运动为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促进航空运动与教育、应急管理、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航空运动在航空航天教育培训、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领域中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将发展航空运动产业纳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构建推动航空运动组织发展保障机制,重视对航空运动产业发展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联动,推进航空运动规划的编制实施,促进航空运动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政策保障

切实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支持航空运动发展的规划布局、税费、价格、土地等政策。加强与空管部门联动协调,完善低空空域开展航空运动的飞行申报流程。引导市、县(市、区)制订发展航空运动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航空运动产业,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航空运动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鼓励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航空运动投资基金。鼓励保险公司根据航空运动项目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提供相关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第三方责任险。

(三)加强安全监管

规范航空运动经营体系和市场行为,强化安全监测和过程监管,提高航空运动产业在市场主体、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安全管理、器材装备、飞行规则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加强航空运动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升赛事活动的风险评估、安全预警、安全管理能力,落实设施装备、应急救援等保障措施,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协调空管、民航等部门,建立健全航空运动综合监管工作体系。鼓励航空运动协会承接航空运动产业公共服务、强化飞行安全的行业自律管理。加强航空运动产业统计工作,建立名录库和监测机制,加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

按照“政府统筹、行业共建、企业参与、院校执掌”的原则,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航空运动相关专业,鼓励校企合作培养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人才。探索研究依托社会力量设立浙江省航空运动学校,纳入全国航空运动学校体系。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培训,支持开展航空运动飞行证书培训,拓展培训空间,提升培训效果。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航空运动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航空运动人才培育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浙江省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近年来,马拉松成为我国发展最迅速、群众参与性最广的体育赛事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4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7号等文件精神,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马拉松运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时限为2021-2025年。

注:规划中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涵盖超马、全马、半马、10公里跑、5公里跑、越野跑、毅行等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一是规模快速增长。5年,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数量和跑者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全省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赛事198,参与人次达到35万2017年295,参与人次56万。2018年321,参与人次66万。2019年365,参与人次81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赛事155项,参赛人次30 万。20172019年省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300人以上越野赛事)数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首位,完成半马及以上里程项目的人次从7.4万增长到了14.8万。11个市均成立了跑团等社会组织,其中“杭跑会”“浙大户外”俱乐部合计拥有会员近1.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各类跑团等社会组织数量达到1048家,其中杭州413家、温州226家嘉兴72家

二是赛事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各类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开始出1983年举办了浙江省职工马拉松比赛、杭州市首届职工马拉松比赛、舟山地区马拉松19861987年相继举办了浙江省马拉松、越野跑比赛。80年代创办并延续至今的赛事有:温州市元旦健身跑(1982年创办)、宁波迎新元旦身跑(1984年创办)、杭州马拉松(1987年创办)等。

三是赛事特色鲜明。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快、山地资源丰富,具备举办各种马拉松及相关赛事的优越条件。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呈现出类别丰富、等级全面、形式多样的特点举办了包括超级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赛、短距离欢乐跑、主题跑赛事、20-40公里、40-100公里以及百公里及以上的越野赛,几乎涵盖了马拉松、越野跑项目的全类别赛事。举办了精英赛、冠军赛、团体赛、接力赛等满足专业及业余选手的不同等级赛事。举办了女子马拉松、少儿马拉松、新闻记者马拉松等特色赛事。

四是行业健康发展近几年,马拉松管理体系逐渐健全。制定了《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引导浙江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浙体经2015134号引导规范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组织和举办。成立了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推出了浙江马拉松积分赛,对在省内参赛的跑者进行成绩排名。举办了全省马拉松裁判员培训班、赛事监督管理培训班以及各类评优活动,强化行业管理,提升办赛品质。

存在问题

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赛事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赛事标准体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赛事体系不够完善,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不够丰富。产业发展不够充分,赛事运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专业程度不高,赛事价值挖掘能力偏弱、市场开发不够。国际化程度不,参赛的国家(地区)不够多,参赛的国际选手较少,国外媒体宣传力度不足。省没有马拉松高水平运动队,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服务“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民健身为立足点,以促进消费为抓手,推动马拉松及相关运动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确保安全有序。认识马拉松运动项目特征、本质,遵循科学规律,讲究科学锻炼,加强安全保障,建设保障体系,防控相关风险,确保马拉松运动在浙江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协同发展。立足省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把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发挥马拉松运动“连接器”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

三是促进机制创新。以浙江入选中国田径协会首批马拉松分级管理试点单位的契机,充分发挥马拉松运动参与人群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创新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马拉松管理机制,使马拉松运动成为省全民健身运动的样本和标杆。

四是引导社会参与。吸引社会资本,调动社会力量支持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形式丰富多彩的马拉松运动产品及服务。积极推动互联网融合,开发各类可穿戴智能装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潜力。

三、发展目标

2025年,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活动数量达到500每年举办全程马拉松赛事10项半程马拉松赛事100项,路跑、越野和毅行赛事若干项。围绕“大花园”建设,举办马拉松、越野、毅行的系列赛。完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步道建设,基本建成1万公里的“环浙步道”系统。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人次达到120万,其中全程和半程完赛人次达到25万。俱乐部、跑团等社会组织数量达到1500,成为推动马拉松等项目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马拉松赛事体系

制定完善《浙江马拉松等级赛事与特色赛事评定办法》《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赛事管理办法》。促进马拉松赛事特色化发展,完善和开发40项精英赛、接力赛、超级马拉松、团体赛等特色化赛事举办300项马拉松、越野赛、10公里赛、社区跑、景区跑等系列赛事培育“浙江马拉松大花园”品牌。在省运会、市运会中纳入中长跑赛事项目。构建省马拉松积分赛事体系,形成积分赛、全满贯、超级全满贯的完赛激励机制。促进马拉松赛事全覆盖发展,以杭州马拉松为龙头,各市培育1项万人全程马拉松赛事;各县(市、区)培育1项半程马拉松赛事;各乡镇(街道)创造条件培育1项特色赛事。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举办长三角区域的马拉松系列赛。提升马拉松赛事办赛品质,培育5项世界田径标牌赛事,10项中国田径协会标牌赛事。

专栏1:马拉松赛事体系

1、积分赛即遵循自愿加入、资源共享等原则,进入浙江马拉松积分赛体系的赛事。

2、全满贯即完成积分赛体系中11个不同地级市的全程或半程马拉松赛事。

3、超级全满贯即完成积分赛体系中的所有马拉松赛事。

4、“浙江马拉松大花园”包含“跑遍大花园”马拉松路跑、行环浙步道”毅行徒步大会和“越绿水青山”山地越野赛三大主题。

(二)激发消费活力 

加强赛事及相关产业链的开发,鼓励开展跑者训练营、分享会、测试赛等延伸服务,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创新办赛模式,支持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类赛事,开发云赛事平台。鼓励结合楼宇、人工智能等新场景创新举办特色马拉松赛事。培育“夜健”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开展“夜跑”等各类赛事活动。探索建立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运动银行”消费激励机制,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开展消费调查,加强对马拉松赛事价值的评估研究

(三)加强步道建设

制定出台浙江省公共健身步道技术要求推动各地将健身步道的设施要求融合到登山步道、古道、绿道、慢行道、防洪道等道路建设中,开展分级分类评定,形成“环浙步道”体系健身步道沿线加强营地、驿站等辅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马拉松运动休闲小镇。助力“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鼓励各地建设马拉松主题公园,打造马拉松精品线路50条。完善马拉松跑道的功能设施,包括路面材质、宽度、坡度的设计要满足马拉松运动需求适当增加跑步驿站,提供补给、存包、换装等服务。

(四)壮大社会组织

鼓励社会组织依法注册登记,规范行业运营。强化马拉松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引导制定法规章程,提高管理规范。制定马拉松运动公共服务标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举办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鼓励支持运作规范、科学专业的社会组织和运营公司向跑者和普通市民提供日常训练指导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高水平运动队,根据比赛成绩予以适当奖励。完善社会组织建设,举办十佳跑团评选活动,培育马拉松讲师团队伍。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大学组建各类俱乐部、跑团,广泛开展社会指导服务、公益培训活动。

专栏2:社会组织建设工程

1、各市、各县(市、区)均成立马拉松及路跑协会,推广马拉松及相关运动。

2、制定马拉松运动公共服务标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举办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

3、支持社会力量办马拉松高水平运动队,根据比赛成绩予以适当奖励。

4、构建基层马拉松指导服务体系,马拉松运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000人。

5、培育马拉松讲师团队伍,优秀讲师达到100名,定期开展马拉松运动健康、产业发展等交流培训

6、举办浙江省十佳跑团评选、浙江省马拉松人物评选。

(五)构建安全体系

做好重大赛事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细致的措施确保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加强对竞赛规程、疫情防控、医疗急救、组织保障等方案的审核监管,建立监管、评估、预警、应急的标准化体系。压实赛事安全生产工作主体责任,建立赛事熔断机制。严格落实浙马积分赛(系列赛)与浙江马拉松等级赛事与特色赛事评定办法工作,加强对赛事的安全监管。倡导科学健身理念,普及马拉松健身知识,编制马拉松运动训练和参赛指南。组建马拉松运动医疗、急救团队,进行常态化的急救培训。推进浙马“心”计划,加强配备AED等相关设备,提升全民健身的安全保障水平。做好赛事安全和医疗工作,推动“浙江马拉松体检库”建设,构建马拉松赛事配套设施及医疗服务体系,保障跑者生命安全。

 

专栏3:浙马“心”计划

做好运动风险管控是有效降低运动性猝死的关键。推进“浙马路跑•与你同行”项目,共同推进浙马“心”计划。2021-2025年,体育基金会对市、县(市、区)级体育场资助配备AED。倡导其他慈善组织和社会力量对体育馆、游泳馆等场所,以及学校体育场馆进行AED配置并进行急救培训。推进浙江省急救跑者培训急救跑者库计划,建立跑者体检数据库。

(六)推动融合发展

推动马拉松及相关运动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技、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赛事活动内涵。推动“体育+旅游”,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打造一批马拉松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马拉松精品路线、优秀项目,扶持一批“专精特新”马拉松赛事运营企业。推动“体育+文化”,鼓励开发马拉松徽章、奖牌、影视作品等文化创意产品,加大马拉松等周边产品开发。推动“体育+教育”,鼓励学校开展中长跑课程,支持学校与马拉松专业机构合作,组建学校俱乐部、跑团,举办校际比赛。省级马拉松赛事中增设青年组、亲子跑、迷你跑等项目。推动“体育+科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马拉松健身大数据中心,探索马拉松科技运用,搭建全省马拉松从业者线上交流平台,促进马拉松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体育+健康”,开发马拉松科学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指导、急救服务、风险监控的可穿戴设备及数据平台。

(七)促进文化交流

基于“请进来、走出去”原则,鼓励举办国内外友好城市、姐妹城市、“一带一路”城市马拉松赛事及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长三角马拉松运动一体化发展,联合举办一批马拉松、越野跑赛事,完善城市马拉松赛事名额直通机制。加强与世界田径、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中国田径协会以及国内外马拉松组织的联系,在沟通信息、参与会议、业务指导、名额互换等方面紧密合作。组织本省赛事运营单位与国际城市马拉松赛事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加强与省内外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康复机构等交流开展跑者服务、赛事调研等合作。结合本地特色民俗风景,建设马拉松公园和马拉松特色村镇,营造全省马拉松文化氛围。加强与赞助商、运营商、中介商、媒体、名人等合作交流,搭建马拉松赛事招商平台和交流平台,加强马拉松线上运动内容生产、聚合、传播。借助2022杭州亚运会契机,依托现有场馆资源,展示浙江马拉松运动文化,传播马拉松精神。结合传统媒体、互联网社交平台,传播马拉松知识,弘扬马拉松文化。

(八)培养专业人才

建设马拉松裁判和专业人才数据库,加强与省外、国际高水平马拉松人才培养机构合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会议研讨开展赛事运营、安全监督裁判员应急救援等专项培训,扩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水平。2025年,培育马拉松赛事裁判员1000人、医疗跑者800人、评估观察员100人,建设一支马拉松、越野跑赛事专业评估队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体育部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联动,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体育、公安、卫生等多部门联合的“一站式”马拉松赛事服务机制、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注重马拉松运动的规划引领,加强马拉松运动组织行业管理机制,健全各级协会、跑团和跑者紧密结合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把握工作重点、主要任务,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项落实目标及任务,加快推进落实本规划。

(二)强化政策保障

完善马拉松运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马拉松赛事管理办法及扶持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加强横向联动、有机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完善监督考评

将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体系、步道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纳入健康浙江体育现代化县(市区)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和考核评估。建立由体育局、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马拉松运动联席会议制度,对规划的推进与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和考核评估,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由省体育局具体组织对本规划实施的监督考评工作。

 

 

 

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水上运动主要涵盖龙舟、赛艇、皮划艇、桨板、帆船(板)、摩托艇、滑水、冲浪、漂流等项目。水上运动产业是以江河、湖泊、海洋为体,以竞技、休闲、娱乐、旅游、探险为主要形式,面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有利于丰富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水域生态资源保护提升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业水平、加强水上运动人才建设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7号)、《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2019-2025年)》(浙体经〔2019〕13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时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环境

(一)产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上运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参与人群日益广泛,健身需求快速增长,水上运动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是基础设施逐渐增加。全省拥有各级各类水上运动中心14家,运动船艇码头38个,水上运动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单位2家。水上运动基础设施的稳步增加,为水上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场地支持。

专栏1:水上运动中心和运动休闲小镇

一、已建和在建水上运动中心14家

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中心

杭州亚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在建)

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茅家埠基地

杭州市水上运动中心

宁波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宁波市梅山湾国际帆船中心

象山县松兰山中国·浙江海洋运动中心(在建)

温州市水上运动中心

温州瓯海龙舟运动中心

嘉善县汾湖水上运动中心

绍兴市水上运动中心

绍兴曹娥江水上运动中心

金华婺城区水上运动中心

丽水南明湖水上运动中心(在建)

二、水上运动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单位2家

杭州千岛湖石林港湾运动小镇

温州泰顺县百丈镇时尚运动小镇

 

二是船艇制造全国领先。我省水上运动制造业发展优势明显,水上运动船艇制造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龙舟年产量约2000,占全国总产量的80%。皮划艇年产量约15万,占全国总产量的60%。赛艇年产量5000余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三是服务业日益繁荣。水上运动项目日趋丰富,皮划艇、赛艇、帆船帆板、龙舟、桨板、滑水、冲浪、皮艇球等项目均有落地。水上运动高水平赛事逐渐增多,2019年举办了国际级赛事12项、国家级赛事10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减少。水上运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加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如杭州千岛湖皮划艇,宁波北仑帆船游艇,温州瓯江龙舟,绍兴上虞摩托艇等。

专栏2:2019年举办的水上运动高水平赛事

一、国际级赛事12项

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

杭州之江杯国际皮划艇邀请赛

杭州钱塘江国际冲浪对抗赛暨冲浪嘉年华

宁波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

温州楠溪江国际桨板公开赛

湖州皮艇球亚洲杯赛

绍兴环城河皮划艇马拉松世界系列赛

中国绍兴(上虞)中外名校赛艇挑战赛

绍兴曹娥江国际摩托艇公开赛

绍兴曹娥江国际龙舟大奖赛

绍兴CPSL艇球超级联赛

国际动力冲浪板中国公开赛(丽水站)水上嘉年华

二、国家级赛事10项

全国皮划艇静水冠军赛

全国帆板冠军赛

中国·千岛湖水上(赛艇、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

中国·建德龙舟邀请赛

中国皮划艇巡回赛(杭州)

宁波全国青少年皮艇球锦标赛

全国SUP桨板锦标赛暨湖州西山漾”十漾连珠皮划艇马拉松

浙中龙舟大赛

金华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

中国衢州滑水公开赛

 

四是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水上运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如,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称号,“无敌牌”赛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2016年巴西奥运会指定用品。水上运动体育社会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省级体育协会2家,市级体育协会21家,各类水上运动俱乐部75家。

(二)存在的问题

水上运动产业刚起步,存在发展不充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足面向大众提供水上运动服务的船艇码头数量少,基础设施网络未形成二是水域使用不足。受环境保护、安全隐患、城市风貌等因素影响,可开展水上运动的公共水域范围较少水域使用申请审批部门较多、流程繁琐,缺乏高效协同的机制。三是监管力度不足水上运动的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应急救援等相关标准不完善,责任体系不完善。四是产业发展刚起步。水上运动项目普及程度低,参与人数较少,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赛事体系不健全。

发展机遇

一是水域优势得天独厚水域广阔江河湖海俱全。省域内河流众多,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等八大水系。湖泊遍布,西湖、南湖、千岛湖等湖泊全国知名。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66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二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均居全国前列,长三角大湾的区位优势激发了更多消费潜力,人民群众对水上运动的消费需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政策环境助力发展。省委省政府全面推动生态海岸带、十大名山公园和十大海岛公园建设,拓展水上运动发展空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八八战略”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水上运动向市场化、科技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合理布局、协调共赢。现有水域资源依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区域布局,增强水上运动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产业分布,着力推动水上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形成协同高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

跨界融合、开放互动。发挥品牌赛事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促进水上运动产业与健康、旅游、教育、文化、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潜力活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发挥“重要窗口”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拉动产业投资消费鼓励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水上运动项目,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活动,研发智能运动装备器材,创新商业模式

安全环保、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并完善安全监管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防治环境污染,切实引导水上运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载体和通道。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法规完善、门类齐全、社会参与、市场繁荣的水上运动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建设船艇码头(停靠点)示范城市1国家级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1。器材装备制造更加集聚,服务产品供给更加充分,打造形成“一区三带”的产业布局。赛事活动愈发丰富,完善水上运动赛事体系,培育水上运动品牌赛事10项。社会组织更加活跃,强化省、市、县三级水上运动协会建设,培育各类水上运动俱乐部100家。水上运动广泛普及,建设水上运动特色学校100家,举办青少年水上运动联赛。

三、空间布局

依据水域资源分布状况水上运动项目集聚态势,因地制宜着力构建一区三带”的总体布局。

(一)一区

水上运动装备制造集聚区。杭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地,推动皮划艇、赛艇和龙舟等生产制造企业集聚,加强布局水上运动服装、专业船桨、防水眼镜、运动相机、救生设备等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区位优势。引导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组建联盟,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完善生产要素,降低企业成本,形成规模经济。

(二)三带

一是钱塘江水上运动带。充分挖掘钱塘江水系资源,沿江区域布局皮划艇、赛艇、冲浪等运动项目,推动沿江船艇码头、水上运动基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衢江、千岛湖、新安江、富春江、曹娥江等水域沿线建设水上运动码头、赛事中心、培训中心等设施,支持建设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示范城市,培育水上运动品牌赛事。

二是浙东滨海运动带。以浙东滨海水域资源为依托,开发帆船帆板、游艇、摩托艇、潜水、海钓等海洋体育项目。推动宁波市奉化区、象山县打造时尚水上运动集聚区。加强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海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产品。大力发展海洋特色休闲健身服务业,支持宁波北仑建设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

三是瓯江水上运动带。依托瓯江水系丰富的水域资源,发展龙舟、皮划艇、桨板、滑水、漂流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推动丽水市打造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结合节假日举办水上嘉年华、表演赛、体验日等活动,打造瓯江“水上运动旅游目的地”品牌。积极推动瓯江水系知名流域如松阴溪、千峡湖、珊溪等建设沿江沿湖运动休闲小镇,开发水域资源,构建“水上运动+旅游”的运动休闲带。

 

 

1  水上运动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主要任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水上运动船艇码头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推行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打造国家知名的船艇码头(停靠点)示范城市。支持湖泊型旅游景区、临湖型商业住宅区等区域建设船艇码头,推动大运河富春江瓯江等水域码头改造,增加可供水上运动使用的船艇码头数量。各地结合水上运动项目特点和大众运动需求,建设水上运动中心和运动休闲小镇,满足体育赛事和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加大对现有水上运动设施的改造力度,盘活现有水上设施资源,推广管办分离、公建民营等运营管理模式

(二)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发挥水上运动装备制造领先优势,推动船艇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变,引导龙头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水上运动产品,完成浙江制造浙江设计浙江智造转变。鼓励水上运动制造企业向运动服务延伸发展参与水上运动赛事开发,组建水上运动教育培训、旅游景点开发、酒店餐饮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同业联盟,丰富产业内容,创新服务理念,向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水上运动服务。

(三)壮大社会组织力量

鼓励发展水上运动协会、社团、俱乐部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构建水上运动的省、市、县(市、区)三级协会组织网络,支持各类水上运动的民办社团、俱乐部发展。推动省级协会制定行业规划和社会组织服务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鼓励市、县(市、区)级协会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普及水上运动知识和技能,提升水上运动的群众参与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开展水上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和从业人员技术培训认证工作,促进水上运动专业化、规范化。实施水上运动俱乐部组建计划,支持水上运动俱乐部通过承接赛事、技能培训、企业团建、开展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市场化运营。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水上运动项目指导,创办水上运动俱乐部,普及水上运动技能,组织水上运动赛事,传播水上运动文化。

繁荣竞赛表演活动

完善水上运动赛事体系建设,构建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等级清晰的金字塔型水上运动赛事体系。鼓励围绕多样化体育需求,创建业余水上运动赛事等级、达标等级体系,丰富群众身边的水上运动赛事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赛事氛围。积极承办国际、国家级水上运动赛事,满足群众对高水平专业赛事的观赏需求。支持企业举办商业性赛事,打造水上运动系列赛,鼓励增加陆地用划船机测功仪等智能化赛事项目鼓励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支持各类赛事采用冠名、赞助、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发无形资产。

(五)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丰富水上运动项目供给,针对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开发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服务产品,促进水上运动消费扩容。鼓励开展皮艇球娱乐、龙舟竞速等体验活动,提高民众参与度,培育水上运动人群。结合“互联网+水上运动”营销模式,发展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的水上运动服务新业态,增强水上运动消费粘性。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企业、学校、俱乐部、景区开展水上运动主题文化活动,开发赛艇、皮划艇等体验参与型产品,通过网络直播、电视报道、报纸刊登等形式营造水上运动氛围,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水上运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水上运动+旅游发展。鼓励旅游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合理增设水上运动项目支持水上运动与民俗节庆活动融合开展,鼓励端午节龙舟赛、水上嘉年华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加快“水上运动+教育”发展。支持水上运动社会组织培养青少年的水上运动兴趣,鼓励学校专业机构合作,实施“百校水上课程”计划鼓励建设水上运动特色学校,培养一批热爱水上运动、具备水上安全自救及互救技能的青少年鼓励建设以水上运动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基地开展水上运动夏令营、训练营等活动

专栏3:“百校水上课程”计划

1、联合教育部门创建100家水上运动特色学校,开展水上运动课程,普及水上运动知识。

2、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支持学校创新机制向水上运动协会俱乐部、企业购买水上运动教学、安全知识普及和运动技能培训等服务。

3、联合教育部门举办青少年U系列赛事俱乐部联赛联赛,培养水上运动后备人才。


加强“水上运动+文化”发展鼓励水上运动社会组织与环保公益组织合作,开展以水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融合挖掘水上运动名人示范效应组织开展水上运动文化主题活动,宣传水上运动文化内涵,扩大水上运动项目影响力。

(七)加强学术科研交流

建立水上运动智库平台,研究水上运动发展规划,开展水上运动装备器材的标准制订与技术研发,制订水上运动培训体系、赛事体系、服务体系、安全体系等规范,打造水上运动科研创新标杆。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运动休闲小镇、龙头企业合力建设水上运动创新研究平台,支持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中国水上运动发展研究中心。加强海上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帆船、帆板、冲浪等水上运动项目进行产业沟通,推动水上竞技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支持举办国际级水上运动高峰论坛,建立常态化、便捷化的水上运动国际沟通交流机制

、完善保障措施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积极推动海事、水利、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水上运动产业在水资源保护、陆地水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管理、码头基地建设、体育船艇登记管理、市场管理、从业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行政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机制。编制全省公共水域水上运动地图,规划设计水上运动项目布局的水域位置、使用时段及运动项目,扩大水域使用范围。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水上运动的项目规划、赛事组织、标准制定,加强水上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和资质认定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

鼓励各地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品牌体育赛事、公共船艇码头示范城市、国民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等示范项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水上运动相关企业的贷款方式,开发适合水上运动企业的小微金融产品支持企业通过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方式融资。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水上运动保险产品。

(三)落实土地使用政策

统筹考虑水上运动用地布局,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水域保护规划、“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重大水上运动项目,增加水域使用指标。鼓励各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发展水上运动产业。鼓励地方将废弃厂房、闲置空房、楼宇平台等改造成水上运动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体育用地。

(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水上运动专业,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培训管理赛事运作制造研发安全救援等复合型水上运动专业人才加强从业人员资质培训,定期组织教练员裁判员社会指导员等专业技术训,以及经营管理、产业发展、赛事运营等产业管理培训。加强水上运动员退役转岗培训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五)完善安全制度保障

构建水上运动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水上安全救援队伍建设。开展水域安全评估,逐步建立水上运动安全员岗位标准与培训体系,构建水上运动安全救援培训基地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编制安全指导手册加强从业人员水上运动安全意识风险识别鉴定能力提升救援技能。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救援演练,完善应急措施。

建设数字监测体系

完善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在“全域户外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制订水上运动产业统计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定期监控产业发展动态,发布产业统计数据,科学制定水上运动产业的政策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