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数字化赋能校园健身 助力打造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2-01-14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西湖区坚持把“全面小康、全民幸福、全域美丽”蓝图绘到底,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4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前列,目前已经通过省体育现代化区现场技术评估。西湖区体育工作坚决扛起助力发展和服务民生的使命任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成果不断刷新,先后荣获“十三五”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省政府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建设工作突出奖、2020年全国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等荣誉。“校园健身一件事”应用场景成功揭榜全省体育数字化改革项目,上线“浙里办”,并在杭州市数字社会建设“揭榜挂帅”中首轮中榜。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坚持为民初心,厚植全民健身基础

自2012年以来,西湖区“校园健身”从试点到推开,从简单开放模式到多维服务升级,为民惠民思想始终不变,全民健身热情更加高涨。首先是践行“民呼我为”理念。应旺盛的群众健身需求,“校园健身”1.0版诞生,初衷就是破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试点当年,全区49所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和4所市属中学体育场地开放全覆盖,经验向全市推广。其次是对标“最多跑一次”改革。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坚持改革思维,注重服务创新,就近“一站式”办卡、绑定市民卡入园、刷脸健身等服务步步升级,始终领跑。再者是跟进体制机制保障。区政府坚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先后出台《西湖区深化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意见》《关于推进健康西湖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资金,不断升级设备设施、完善医疗急救服务、建全维修系统,免费培训管理人员,制定场地开放考核细则,校园场地开放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充实完善。

二、前瞻数字赋能,推进场景应用升级

构建“一手机一平台,前人脸后治理”应用场景,群众通过移动端刷脸入校园健身,破解人力资源费效比高、安全管理有疏漏、健身体验槽点多等痛点、堵点,实现管理使用更智能,群众获得感再提升。一是基本设施数字化,更便捷。对全区70所对外开放中小学进行入园设备升级,人脸识别等硬件设备全覆盖。管理系统优化匹配,注册登录和审核领卡实现“网上办”,节约健身群众时间成本。二是健身管理可视化,更智能。全面升级智慧健身系统,关联西湖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和“浙里办”APP等移动端。健身数据实时回传到平台,方便统计和查询,健身群众可通过手机查看自己的健身情况,真正实现“体有所健”。三是数据运用一体化,更安全。利用公安系统的人口信息库与健身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审核通过后,结果发送至学校端人脸识别设备,实现健身群众人脸识别入校园健身。通过数据互通,人脸识别避免了冒充他人身份进校健身的问题,更加智能和安全,既减轻社区人员工作量,又提高了学校的安全管理效率。

三、用好系统思维,实现服务效能最优

以“校园健身一件事”为支点,撬动体育数字化改革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和现代化,助力打造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推进多跨协同。在体育、教育、公安、镇街等多部门协调合作、数据打通基础上,继续做好自身的迭代升级,推进健身设施报修场景建设,增加气象信息协同,提供更多健身相关信息服务,加快与卫健部门协同,实时获取健身人员的健康码,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主动与省市应用平台对接,利用大系统综合集成的牵引力,不断优化应用,实现渐进式、螺旋式改进。二是拓展服务样本。推进数字化改革成果向综合场馆拓展延伸,西湖文体中心整合场馆管理系统、智慧停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管控系统、客流分析系统等数字平台,搭建智慧物联和文体运营管理驾驶舱,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停车信息实时更新,水电能耗实时管控,场馆人流实时分析,订单信息实时跟踪,会员画像实时反馈等功能,未来可满足三墩文体中心、之江文体中心、西湖体育馆及各学校体育场馆的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该场馆获评全国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三是带动整体智治。以“校园健身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完善升级“西湖数字体育智慧健身系统”,优化全民健身地图,为全区1478个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提供导航、查询功能,打造“文三街数字生活街区”。积极嵌入数字体育整体智治大系统,实现体育数据仓、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校园智慧健身系统等与省市数字化系统无缝衔接、一键归集。

虽然西湖区在数字化赋能校园健身,助力打造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西湖区将继续完善“校园健身一件事”风险预警、学校室内体育场地联动开放、线上科学健身指导等新功能。在此基础上,以两个亚运为契机,聚焦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数字赋能,推进制度重塑。一是助力共同富裕。以公共体育服务为载体,厚植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氛围,推进体魄强健、活力健康的体育强区建设,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提供强劲动力。二是用好亚运势能。实施和带动一批综合体育场馆建设,加快品牌体育活动和群众性赛事落地,打造全民共享的软硬件服务。三是构建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探索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力供给模式,打造更加均衡、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