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373/2022-0539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浙体提〔2022〕36号 | 公开日期: | 2022-06-28 |
发布单位: | 省体育局 |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宁68号建议的答复
王晓菁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宁68号建议《关于加快打造浙江海洋运动中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快我省海洋运动中心高质量发展
我省山海资源优越,非常适宜开展海洋运动和发展海洋运动产业、打造浙江(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洋运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参与人群日益广泛,健身需求快速增长,海洋运动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7号)文件精神,省体育局于2021年制定了《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着力构建“一区三带”的总体布局,其中“浙东滨海运动带”是以浙东滨海水域资源为依托,开发帆船帆板、游艇、摩托艇、潜水、海钓等海洋体育项目。推动宁波市奉化区、象山县打造时尚水上运动集聚区。加强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海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产品。大力发展海洋特色休闲健身服务业,支持宁波北仑建设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加快水(海)上运动船艇码头、水(海)上运动中心和运动休闲小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大众对水(海)上运动的需求,推动体育赛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宁波可依托亚帆中心,积极承办国际级、国家级水上运动赛事,完善水(海)上运动赛事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对高水平专业赛事的观赏需求。加快“水(海)上运动+教育”发展,鼓励学校与专业机构合作,实施“百校水(海)上课程”计划,建设水(海)上运动特色学校,培养一批热爱水(海)上运动、具备水(海)上安全自救及互救技能的青少年。加强“海上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围绕水(海)上运动项目进行产业沟通,支持举办国际级水(海)上运动高峰论坛,建立常态化、便捷化的水(海)上运动国际沟通交流机制。
二、继续加大对我省海洋(水上)运动中心发展的政策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各地建设水(海)上运动基地,根据建设规模、投入资金、综合效益等,今后将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各部门都对我省海洋运动中心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发改部门将持续推动包括海洋运动产业在内的健康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支持我省体育项目包括海洋运动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建设;自然资源部门将依托我省自然资源优势,推进水(海)上运动基地及帆船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板发展水(海)上运动,有力推进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并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51号)和正在编制的《浙江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已适度安排了部分沿岸海域,作为游憩用海,保障风景旅游用海和文体休闲娱乐用海;海事部门支持出台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对海洋运动休闲产业进行扶持和规范,也将结合自身职责,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规划编制、水域划定和体育运动船舶安全监管等工作。
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积极推动海事、水利、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海洋(水上)运动产业在水资源保护、陆地水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管理、码头基地建设、体育船艇登记管理、市场管理、从业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行政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机制。编制全省公共水域海洋(水上)运动地图,规划设计海洋(水上)上运动项目布局的水域位置、使用时段及运动项目,扩大水域使用范围。强化财政金融扶持,鼓励各地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品牌体育赛事、公共船艇码头示范城市、国民海洋(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等示范项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海洋(水上)运动相关企业的贷款方式,开发适合海洋(水上)运动企业的小微金融产品。落实土地使用政策,统筹考虑水(海)上运动用地布局,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水域保护规划、“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重大海洋(水上)运动项目,增加水域使用指标。鼓励各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发展海洋(水上)运动产业。鼓励地方将废弃厂房、闲置空房、楼宇平台等改造成海洋(水上)运动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体育用地。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海洋(水上)运动专业,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培训管理、赛事运作、制造研发、安全救援等复合型海洋(水上)运动专业人才。
三、大力推进我省海洋(水上)运动中心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
打造以杭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地为主的海洋(水上)运动装备制造集聚区,推动皮划艇、赛艇和龙舟等生产制造企业集聚,加强布局海洋(水上)运动服装、专业船桨、防水眼镜、运动相机、救生设备等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区位优势。引导海洋(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组建联盟,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完善生产要素,降低企业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发挥海洋(水上)运动装备制造领先优势,推动船艇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变,引导龙头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海洋(水上)运动产品,完成从“浙江制造”到“浙江设计”“浙江智造”转变。鼓励海洋(水上)运动制造企业向运动服务延伸发展,参与海洋(水上)运动赛事开发,组建海洋(水上)教育培训、旅游景点开发、酒店餐饮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同业联盟,丰富产业内容,创新服务理念,向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海洋(水上)运动服务。
下一步,省体育局将按照《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持续推进,确保规划目标落实落地,更加深入推广普及我省海(水)上运动,高质量打造浙江(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体育经济处 舒登攀
联系电话:0571-85179091
邮 编:310000
浙江省体育局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