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373/2023-002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浙体提〔2023〕33号 公开日期: 2023-06-19
发布单位: 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台79号建议的答复

2023-06-27 15:32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字号:

孙清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台79号建议《关于建造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江河、湖泊、水库众多,学生溺水风险较高,防范学生溺水任务尤为艰巨,为此,省体育局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降低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一是联合教育、政法、水利、宣传、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建立防范学生溺水事故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学生溺水死亡事故逐年下降。二是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 防溺不松手”防溺水安全教育公益活动,通过专业救生宣讲员深入农村学校和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向师生宣讲防范溺水知识,开展溺水应急处置、救生演练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三是充分发挥省救生协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开展中、高级救生员、休闲渔船救生员、教师继续教育救生、涉水教练员救生等培训,每年培养200多位合格的游泳救生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于建造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建议,我们在采纳建议的基础上,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积极沟通,将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研究建立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方案。建设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提高青少年溺水自救技能,意义重大。省体育局将会同有关单位,统筹分析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研究新建或改建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方案,较好地解决体验馆所涉及的资金、场地、维护等问题。

二是注重内容建设,提升体验效果。建立省防溺水教育数字化体验馆要综合运用实景体验、虚拟现实、声光电、VR等手段,为中、小学生提供直观体验,通过防溺水志愿者现场教学和指导,让体验者在模拟与现实环境下了解危险水域,掌握远离如何在水中自救、互救、他救,不断提升中小学生预防溺水能力。同时,体验馆在满足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全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向公众普及防溺水教育知识的重要实训体验场所。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夯实防溺水体验馆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体验馆宣传阵地作用,积极指导并协助体验馆接轨学校、企业以及不同类型单位团体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公共体育场馆人流量大等特点,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造“培训+展示+体验”一体的特色安全教育体验馆,确保体验馆满足各层次群众需求。利用省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等平台,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推进防溺水教育进校园、进村(社区)、进企业等。创新宣传推广手段,充分利用数字模拟手段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普及防溺水常识,扩大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防溺水安全工作的共识。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各部门防溺水工作体系。每年4月起,省教育厅把防范学生溺水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各学校积极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项教育。体验馆建成后,省教育厅将统筹做好学生参观体验的组织工作,充分利用体验馆开展学生防溺水教育。省委宣传部将发挥好文明委各成员单位优势,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沟通会商机制作用,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构建横向协同相关部门、纵向贯穿省市县各级,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动员体系,为防溺水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志愿服务力量支撑。

五是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防溺水志愿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成果作用,加强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和防溺水培训站点等阵地建设,指导推进各地将“志愿浙江”等应用融入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所、站、点),推进队伍、场地、活动和激励的共建共享,切实强化各类保障。加强部门间协同,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以防溺水为重点的社会应急志愿服务力量,提升防溺水应急响应能力。

感谢您对浙江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黄柯伟

联系电话:0571-85061752 18158441861

邮    编:310004



浙江省体育局

2023年6月19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