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373/2023-002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浙体提〔2023〕39号 | 公开日期: | 2023-06-30 |
发布单位: | 省体育局 |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536号提案的答复
潘华群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536号提案《关于充分利用亚运遗产为契机全力推进建设浙江体育强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先安置亚运体育人才”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亚运体育人才赛后安置使用问题。2021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亚组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召开多次专题协调会,研究制定社会专业人士安置工作方案。双方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重点就社会专业人士赛后安置、赛事补贴政策等工作进行密切对接。2022年1月,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为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提供坚强保证的通知》(浙组通〔2022〕5号),明确提出“优化赛后人才留浙机制,进一步拓宽渠道、搭建载体,通过定向招聘、择优选调、腾出编制等多种方式,扎实做好体制内专职人员安置使用和社会专业人士吸纳安置,最大限度实现赛会人才资源的价值利用,让更多有赛会筹办经验的优秀人才留在浙江、服务浙江、发展浙江”。2022年2月,省亚运人力资源协调组制定《工作任务书》,明确将“做好人员赛后安置”作为五方面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力社保厅、省国资委和亚组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多次开会研究亚运会赛后人才安置工作,并对亚组委体制内专职人员和社会专业人士的情况作了认真梳理,对赛后人员的安置工作提出了初步方案。今年4月,省人力社保厅就亚组委提出的《亚运会赛后人才安置工作方案》中关于事业编制专项招聘、企业专场推介会等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并进行部署推介。省体育局在2023年5月直属事业单位用编和公开招聘计划中,优先考虑亚组委筹备人员报考情况。积极向各市、各区、县(市)体育行政部门、各体育企业及体育协会大力推荐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体育人才,进一步增强我省体育专业人才、赛事服务人才储备。当前,杭州市正大力推进国际赛事之城创建,将结合体育部门实际及岗位需求,采取公开招聘、交流调动等方式,适时招聘亚组委社会专业人才,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录用亚组委社会专业人才。亚运会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等部门将进一步研究赛会人员赛后安置方案,通过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国有企业招聘、企业专场推介会、派出单位统筹安排等多种方式,扎实做好赛会人才的赛后安置工作,最大限度释放赛后人才资源价值红利。
二、关于“激励各地积极举办国内和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
近年来,我省率先构建省级体育赛事体系,积极引进和申办国内、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打造“运动项目之城”“赛事之城”和“赛事集聚县”,深入推进亚运城市行动,进一步提升体育消费意识,繁荣竞赛表演产业。五年来,我省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办赛“两手抓”“两手硬”,全省共举办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等国际级赛事200余场次、国家级赛事700余场次、省级赛事1200余场次。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7号),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8%。全省每年举办10项以上国际高水平赛事,培育100项国内品牌赛事,发展一批群众身边赛事活动,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赛事格局,基本建成以杭州为中心的大湾区体育城市群。”鼓励各地引进或创办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省级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品牌赛事重点支持。对落户浙江的国际高水平赛事,按项目类别、赛事等级等,可给予每次不超过1000万元奖励。对在浙江注册且代表浙江参加全国顶级职业体育联赛(足球为甲级联赛以上)的俱乐部,按项目类别、联赛成绩等,可给予每年不超过2000万元奖励。对列入《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的品牌赛事,根据效益评估等,可给予每年不超过500万元奖励。2021年底《国家体育总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浙江省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建设体育赛事强省,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打造浙江赛事品牌的八大举措。今年,我省向体育总局积极申办确定了55场全国级以上赛事作为亚运会测试赛,其中有克柔术、马术、排球、壁球等9场国际赛事,4场亚残测试赛。此外,全力支持温州、衢州、丽水等市申办全国单项大赛,与总局各项目中心及全国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有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全国赛艇锦标赛、全国举重锦标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一批高规格赛事长期落户浙江。
三、关于“争取国际组织在浙江设立办公室或分部”
近年来,我省坚持开放办体育,主动服务全国体育发展大格局,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的沟通联系,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以开放促交流、以合作促发展,全面提升浙江体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实施体育开放合作计划,积极引进国际体育组织落户浙江。目前,已有东亚足球联合会总部、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杭州办公室、萨马兰奇青少年(杭州)体育教育基地、中国体育博物馆书画院秘书处、中国体育文化创意活动组委会等多个体育平台落户杭州,WTT中国总部、亚棒联秘书处等国际组织的落户也在不断地对接洽谈中。下一步,借亚运会与各个项目国际组织良好沟通的契机,我们将加大争取国际组织在浙江设立办公室或分部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浙江包括杭州的体育国际影响力。
四、关于“推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和发展”
体育是深化两岸融合交流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台工作部署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对台体育交流活动。2019年以来,先后举办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赛、海峡两岸跆拳道公开赛、海峡两岸撑竿跳邀请赛、“方圆·春晖杯”海峡两岸体育舞蹈公开赛、两岸南拳公开赛、“海峡杯”两岸青少年棒垒球公开赛、“海峡杯”浙台企业家高尔夫联谊赛、海峡两岸冬泳联谊赛等,开展“台胞台青看亚运”系列活动,组织会前探馆、会中观赛、会后看发展等活动,通过新媒体渠道向岛内宣传杭州亚运场馆、亚运建设和亚运氛围,大大加深了两岸体育人之间的交流。积极落实体育领域台湾同胞同等待遇政策,就台湾同胞组队参加省级有关赛事、运动员注册、职业资格申领等作出部署,落实在浙台湾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和参赛与浙江青少年运动员享受同等待遇。下一步,我省将以棒垒球、篮球、高尔夫球等台湾民众喜爱的项目为切入,充分发挥亚运场馆优势,开展体育赛事活动,2023年省级体育社团计划开展海峡两岸体育交流7次,涉及田径、游泳、棒垒球、马拉松及路跑等项目。我们将继续欢迎台湾优秀运动员来浙江参加各类比赛,有序安排场馆设施和训练资源向台方开放,为运动员异地训练提供支持和便利。台湾运动员可以内援身份参加在我省举办的足球、篮球、乒乓球、围棋等职业联赛,并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台湾同胞授予运动技术等级证书,同时欢迎台湾运动员报考我省体育院校。
感谢您对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 系 人:体育竞赛处 毛鹏飞
联系电话:0571-85062122
传 真:0571-85100196
邮 编:310004
浙江省体育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