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于浙江体育而言,最大的热点和喜事,无疑是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调度下,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兄弟城市的协同推进下,经过八年奋战,我们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如今,进入后亚运时代,杭州体育将乘亚运“东风”而上,步入发展快车道,迈入国际赛事之城建设的新征程。
一、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保障办赛精彩参赛出彩
八年来,我们锚定“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目标,充分发挥体育部门职能,全心全力投入亚运筹办工作。我们起草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机构设置方案,提出“1办19部”整体布局的相关建议。我们深度调研,与多方磋商,为竞赛项目设置和场馆布局建设提供专业建议。
八年来,我们全面参与,专业高效运行实现办赛精彩。选派218名系统内专业干部到一线贡献专业力量。成立局系统“1+3+N”赛时总指挥部,高效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力求涉赛场馆做到“简约、安全、精彩”。
八年来,我们全程保障,以“家门口”亚运会上历史最好成绩诠释参赛出彩。我们始终不忘夯实竞技体育厚度,实施“亚运争光”计划,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全程跟踪保障。同时,持续强化运动梯队建设,完善运动项目布局。杭州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共获19金8银3铜,金牌数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
八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共享,持续优化体育供给模式。八年亚运筹办就是 一场亚运惠民、体育惠民的生动实践:我们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赛前向社会开放的先例,打造“亚运场馆在线”便民服务平台。深入实施“三万行动”,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 赛事活动1万余场、专项体育课进校园 1万余堂、低免开放体育场地1万余片。加快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让市民运动有处可去、举步可达、有赛可比。
八年来,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从40. 6%跃升至46. 0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8平方米提高到2.85平方米。
二、实干笃行,迈入国际赛事之城建设新征程
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为我们留下了一流的体育设施和城市配套,也让我们看到了赛事在蓬勃体育市场、赋能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能级上蕴含的巨大能量,最重要的是,杭州亚运会在每个人心中烙印下了亚运精神。这种精神提振了杭州体育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我们充满逢山开路的勇气和遇水搭桥的决心。这些亚运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资产都是我们收获的宝贵亚运“遗产”,更加坚定了杭州以赛为媒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信心。我们将接续奋斗,把亚运“遗产”转化为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稳步迈入国际赛事之城建设新征程。
近期,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放大亚运效应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实施意见》,体育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杭州市加快推进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我们将初步形成杭州特色赛事体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落户,群众性体育活动跨越发展,体育赛事产业成为杭州经济重要增长极,国际赛事之城品牌初步打响。
(一)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体育场馆综合利用“活起来”。锚定资源盘活,以《杭州市亚运场馆综合利用总体方案》为纲,细化“一馆一策”,建立场馆开放评估机制,实现亚运场馆体育 功能和赛事功能应保尽保、应留尽留,深入做好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努力实现场馆公益惠民和市场造血双轮驱动,更好满足市民运 动健身、文娱观赛等多元化需求。同时,紧抓体育场地提增量,以杭州奥体中心、黄龙体育中心、余杭国际体育中心“三大综合性体育中心”为圆心,加快辐射带动区、县(市)“一场两馆”全覆盖。
(二)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争取高水平赛事“引进来”。以亚运场馆为矩阵,聚焦富有杭州辨识度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项 目,每年举办不少于6场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特别是要把国际皮划艇“杭州超级杯”、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这两项国际赛事办出杭州水平、延续亚运精彩。
(三)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促成国内外体育组织“留下来”。去年,我们已与6家国际体育组织(世界羽联、国际划联、国 际曲联、国际马联、世界盘联、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今年将继续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并加快推进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亚太总部(杭州代表处)在杭注册落户的相关工作,为打造国际赛事之城搭建更多平台、汇聚更多资源。
(四)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培育本土赛事品牌“走出去”。注重结合杭州自然、文化、历史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杭州韵味的赛事 IP,比如:杭州马拉松、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杭州国际高尔夫球锦标赛、国际(杭州)毅行大会、横渡钱塘江活动,以及世界上唯一的内河冲浪赛事——钱塘江冲浪赛、在西湖和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里举办的杭州西湖赛艇挑战赛、京杭大运 河赛艇对抗赛等。支持和鼓励各区、县(市)举办马拉松、公路自 行车、赛艇、攀岩等结合区域特色的各类户外运动赛事,形成“一区多品”良好格局。
(五)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火起来”。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不仅要用赛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介杭州,更要让运动走进百姓生活,带动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我们将发挥各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和区县(市)乡镇(街道)作用,广泛举办横渡钱塘江、端午龙舟赛、百姓运动会、村级挑战赛等具有“草根味”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村)活动;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惠民开放,合理布局规划城乡体育设施、体育公园,点状植入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条状串联环浙步道,块状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推动全域构建“10分钟健身圈”。
(六)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刺激赛事经济“燃起来”。我们将以赛事激活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做大体育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打造更多“体育 +”(文化、旅游、休闲、乡村发展等)复合型消费场景,促进体育服务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探索赛事活动市场化运作路径,制定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打造国际 赛事之城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挥体育赛事发展资金的引导功能,实现以赛谋城、以赛兴城,让“体育”成为杭州鲜明的城市底色。
(七)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旺起来”。我们将涵养杭州体育文化内涵,利用好亚运遗产,打造具有亚运主题特色和杭州文化底蕴的亚运文化公园(广场),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以传统赛事、品牌赛事为依托,推动体育竞赛与文化表演相结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项目;加强与国际体育名城的交流,重点拓展“一带一路”国际体育合作,向世界讲出杭州体育“好故事”,传递杭州赛事“好声音”。
八年奋战,我们圆满完成“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这一历史使命。新征程上,杭州将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接续奋斗,展现省会城市“头雁”担当,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以国际赛事之城建设为抓手,实现体育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亚运之光在“后亚运”时代持续闪耀,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体育先行者,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体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