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373/2024-054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浙体提〔2024〕42号 公开日期: 2024-07-09
发布单位: 浙江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532号提案的答复

2024-07-16 09:20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字号:

刘红祥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532号提案《关于推广“AI体育”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建设》收悉,综合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以科技创新赋能推动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一是聚焦需求导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围绕绿色场馆建设、智慧服务、运动员训练辅助等应用场景的共性技术需求,在“尖兵”“领雁”计划项目中设立“亚运会智能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基于AI的运动动作识别和运动辅助系统的研发”等重大专项。近5年来,累积实施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33个,投入财政经费达7700余万元,引导社会投入超1.7亿元,攻克了智慧场馆数字化运维、运动员训练数据无感分析采集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推动人工智能与体育深度融合。组织实施“基于AI的运动动作识别和运动辅助系统的研究”“基于‘智能亚运’等重大活动公共安全需求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等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项目,数字赋能体育跨越式发展。比如,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面向羽毛球、举重等运动的人工智能辅助训练技术,能够快速分析反馈训练结果,为运动员比赛训练提供支撑;首创“亚运数字火炬手-弄潮儿”,以“数实融合”方式点燃主火炬塔。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项目部署和检验的重点,推动科技元素深度融入体育事业,比如,浙江大学研发现代大跨空间结构技术,应用于杭州奥体网球馆“小莲花”设计建造;导光管、冰蓄冷、江水源热泵系统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绿色节能建筑新技术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等场地应用。

二、以体育消费拉动智能文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出台《浙江省时尚文体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 2023年全省时尚文体产业总产值1541.3亿元,较2022年增加261.1亿元,增长1.6%。全省共有体育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约3.2万家,富阳及淳安水上运动器械、慈溪垂钓用品、宁海户外运动装备、临海户外休闲家具、三门冲锋衣等户外服装用品、龙湾网球、德清户外休闲用品、永康武义缙云运动休闲车等健身休闲用品、平湖体育服装用品、龙泉宝剑等传统体育用品、江山及开化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器材等继续在全国时尚文体产业中保持优势。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地竞相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时尚文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集群发展持续发力。依托慈溪市、永康市、奉化区、武义县、嵊州市、德清县、北仑区、磐安县等地区,加快开发智能、绿色、健康的室内健身器材、休闲运动器材等中高端产品,集成应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研发智能穿戴等新产品,推广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三是加快推动全民健身领域数字化改革。“浙里健身”等数字化场景应用上线“浙里办”,在“浙里健身”注册登记社会体育指导员16.87万名, 向群众提供健身指导视频600余个,200多家体育场馆、3000多家百姓健身房、10万多个体育场地实现了掌上查询、导航、支付等功能,日均访问次数近百万,获评数字化系统“最佳应用”。

三、以电子体育产业引领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浙江建设的推进和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我省电子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一是产业规模迅猛扩张。2023年全省电子体育产业总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占全国的6.32%,与上海同属全国第二梯队,仅次于广东省的15%。从2018年到2023年3月,浙江省出版单位所获得的网络游戏版号数量占全国30%,授权数位居全国第1。二是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2023年总部位于杭州滨江的网易公司营收达到816亿元,同属杭州滨江的电魂网络公司,2023年营收6.77亿元,开发的《梦三国2》入选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企业杭州绝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6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杭州市西湖区2018年招商引进杭州游科互动科技公司,其百余人团队历时6年投入数亿元研发的产品《黑神话:悟空》是2024年度全球游戏产业最被看好的产品之一。三是电子体育赛事经济持续完善。在杭州亚运会上,浙江运动员夺得梦三国2、和平精英、刀塔2等电子竞技项目金牌。2023年我省举办的现场赛事数量位居全国前3,占全国赛事总数的6.8%,我省在全国电子体育产业的体育服务业基础设施、赛事和俱乐部等三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中名列第5。杭州亚运会电竞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省国际赛事组织、头部企业联盟、场馆设施运维、职业赛事机制、主流媒体渠道、电竞媒体人才及赛事周边服务等核心生产要素融合汇聚已达到全球一流水平,领先全国。

下一步,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着重从四个方面推广“AI体育”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一、赋能科技创新,打造“AI体育”名企。打造培育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五企”培育体系,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大企业配套需求,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深化在时尚文体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云平台,挖掘时尚文体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应用场景创新。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的精准制造、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水平。推动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和海外研发机构、孵化中心。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协同创新平台。

二、放大亚运效应,推动体育科技发展。一是推动科技与体育融合。聚焦高精度的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测技术、新一代运动数据搜集与分析技术、智能化运动训练辅助装备等未来体育重点攻关方向,助力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突破,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二是加快塑造体育科技发展新优势。借助亚运东风,聚焦体育领域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体育领域的创新联合体,在场馆建设、运动员训练、安保等领域取得一批成果并推广应用,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领域。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推动智能亚运成果在城市治理、民生发展、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作用,加快建设体育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推动电子体育产业。一是谋划洲际赛事。利用好杭州亚运会期间与亚奥理事会及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建立的良好关系,主动与国际奥委会对接,大力推动“电子体育”国际赛事在浙江举办,确保浙江继续位于电子体育国际化的前沿。充分利用本省年轻受众的优势,拓展电子体育赛事和产品的国际传播,融合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二是拓展全球产业链。用好“地瓜经济”全球贸易的浙江法宝,分类有序构建电子体育产品研发全球链条,促进电子体育产业的“本地化”健壮发展。三是抢占创新高地。开辟数字体育产业专项赛道,培育“亚运电竞”、“数字体育”跨界融合创新主体,抢占数字体育创新体系制高点。深入开展科技载体相关的数字体育公平性、反作弊、反兴奋剂等研究,助推电子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提升公众对电子体育产业的认知和接受度,为我省数字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消费培育良好的新业态。

四、普及“AI体育”,构建体育智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迭代升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台。依托数字浙江建设,通过“体育大脑”优化“浙里健身”智慧服务,充分整合健身场地、赛事活动、健身指导、体质测试等应用事项,打通体质测试线上预约-线下测试-线上线下交互式报告查阅等环节,构建体育公共服务智慧平台,推进体质测定与医疗体检指标数据共享,逐步将居民体质检测数据纳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向居民开放。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完善运动处方库。二是搭建科学健身指导视频专区。在“体育大脑”服务端为群众提供科学、易懂、便捷的健身科普与指导。通过录制奥运冠军、名人视频等专业性高、知晓度广的健身视频,让群众享受专业级的健身指导,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百姓健身视频比拼活动,吸引群众、运动达人自发录制上传健身视频,扩大健身视频内容库,并由群众投票评比优秀运动健身指导视频,进一步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浙江省体育局

2024年7月9日

联 系 人: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徐 杰

联系电话:0571-8506175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