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交流材料(八)

发布时间:2020-01-14 10:13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做好“加减乘除” 决战东京奥运

努力为浙江竞技体育再立新功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过去的2019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牢记“为国争光、为省争彩”使命,全力推进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一年来,累计夺得世锦赛金牌9枚,破世界纪录5次;亚锦赛金牌8枚;国内一二类比赛金牌97枚;全国冬运会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创下近五年来最好的年度竞赛成绩。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省体育局的部署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着力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加法”,就是坚持实战导向,围绕训练创新抓重点、补短板。

一是抓体能训练。建立体能测试常态化机制,在各训练单位率先开展“体能大比武”。推进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外聘一批高水平体能教练。高起点谋划推进体能训练中心改造,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体能训练平台。

二是抓科技助力。利用杭州亚运会筹办“东风”,推进游泳馆智能化改建和其他训练场馆一揽子改造提升。加大现代科技装备运用力度,新购置筋膜枪、视频回放系统等一批训练辅助装备。积极落实省局与移动、华数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数字化训练管理平台建设。

三是抓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适应训练分工专业化、精细化趋势,围绕各重点运动员,分别建立以主教练为核心,以科研、体能、康复等人员为支撑的复合型训练团队。

“减法”,就是坚持效率导向,推行扁平化训练管理。

坚持“院校化办队”与“基地化管理”相结合,着力减层级、减流程,推动各方资源向训练备战集中。

一是落实好“最多提一次”。强化保障工作“再小的问题也是大问题”这一意识,落实省局要求的“最多提一次”,绝不让教练员、运动员因保障工作分心。得益于省局的全力支持,去年一年,学院各运动队营养、器材等经费支出达到940万元,为历史以来最高,今年我们将继续增加,安排营养、器材等经费1100多万元。

二是做到“以绩效论英雄”。建立“不唯职称、只唯业绩、能进能出”的一线主教练聘任机制,将主教练聘任与执教业绩挂钩,对连续两年未完成竞赛目标的,给予退出一线主教练。

三是集中资源办大事。明确游泳、举重、羽毛球以及田径、网球,为新周期重点项目,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向这些重点队伍倾斜。

“乘法”,就是坚持战斗力导向,推动“训、科、医、教、管”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科医与训练融合。建立面向运动队、面向运动员的科医工作体系。比如,围绕重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术难点、伤病防治等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提高科研服务质量和效益;在体育医院设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吸引一批对口毕业生走向运动队。

二是推动教学与训练融合。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办强体育保健与康复等优势专业,探索开设体能训练专业,增强服务运动队能力。

三是推动思政与训练融合。重视做好新时代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行“五环党建工作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向党组织靠拢,成功开展首个军训活动,恢复运动队停了十多年的出操传统。

“除法”,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关键瓶颈。

一是抓教练员队伍。面向教练员开展“三比四创”活动,强化教练员业务学习与研讨,定期举办“教练员开讲”等业务讲座。加大教练员选聘与培养力度,推荐上报省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7名,优秀中青年教练员9名。积极选派教练员到各项目国家队带训,目前学院在国家队的教练员共有22名。

二是抓梯队建设。一方面,严把招生“进口关”,对各项目集训、试训、招工等招生年龄、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合力梯队,另一方面,畅通队伍“出口关”,对超期服役的各阶段运动员进行集中清理,保持队伍活力。三是抓项目振兴。以问题为导向,拟订大球、乒乓球等项目振兴计划,做到“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及年前召开的全省冬训动员大会精神,按照省局的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条一条抓推进,努力为浙江竞技体育事业再立新功、再添“军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