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旗下,瑞安百姓乐享“百姓健身房”——“浙样红·体育见证百年风云变迁”央媒采风走进瑞安
发布日期:2021-04-21  09:55访问次数:作者:体坛报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风雨百年、砥砺奋进。

浙江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中国革命启航地。这既是革命的红土地,也是改革的热土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建设“重要窗口”的光荣使命。

在历史过往的百年征程中,体育就是浙江建设、改革的“重要窗口”。4月11日—16日,体育总局宣传司、省体育局联合邀请中央媒体,赴浙江开展“浙样红·体育见证百年风云变迁”主题新闻采风。记者先后走进嘉兴、德清、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台州椒江与瑞安、平阳,在红色土地上以体育的视角挖掘百年来的风云变迁。

体坛报正连续推出这组央媒采风报道。


红色档案

红地标:国旗教育馆

大事件: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的家乡是浙江瑞安。2019年,瑞安建成“国旗教育馆”,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瑞安城区的西山上,有一座醒目的建筑。外形十分别致,远远望去就像一面飘扬的巨幅五星红旗。这是国内唯一一座“国旗教育馆”。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正是土生土长的瑞安人。

瑞安是隶属温州的县级市。作为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拥有百万人口的瑞安经济繁荣、百姓富庶。“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宣传标语,在街道、楼宇、广场、体育场馆等地随处可见。这里的市民自豪地说:正红旗下,瑞安百姓乐享“百姓健身房”。

点击播放视频

“百姓健身房”是温州首创的村社健身场馆模式。由村社提供空间,各级体育部门配备健身设施,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实行自治管理。选址接地气、配置上档次、进入门槛低、服务亲民化,从试点到推广、普及的三年间,“百姓健身房”在瑞安城乡遍地开花,得到普遍欢迎与点赞。目前,瑞安已经建成百姓健身房74座,数量位居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首位,光是去年就新增了51座。

距国旗教育馆车程十分钟,就是锦湖街道虹北锦园社区。这个社区像一座全民健身公园。从健身房、跳操房到棋艺室,从塑胶篮球场到健身路径,每一位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运动。

篮球场上,热力篮球俱乐部的队员们正在训练。这是一片被居民称为“抢出来”的篮球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水泥地,由于百姓健身房的到来,水泥地摇身一变成了设施齐备的多功能运动场。“球场总投入45万,居民林冷双捐款10万元,大家都很支持!”小区业委会主任季雯雯如是说。

黄伟丰,热力篮球俱乐部负责人,也是百姓健身房政策的“场外”受益者。球场建成后,小区与俱乐部达成了一个堪称双赢的共识,俱乐部的场地租金打折,同样,小区业主的培训费也打折。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只要不下雨,球场上总能出现一番有趣的景象:一半场地,小区篮球队打比赛;另一半场地,孩子们接受篮球培训。既解决了俱乐部场地问题,也让小区孩子们就近篮球培训成为现实。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虹北锦园果然有一手!

尤其值得夸赞的是,这个社区的体育自治,由社区业委会负责。这么多空间的场地,利用的正是社区配套的附属用房,除了户外球场,室内的乒乓球室、棋艺室、瑜伽室等一应俱全。季雯雯介绍,健身房自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服务人数超过5000人次。平均收费每天仅需1元,年卡用户若完成连续打卡30天,甚至可返利65元。业委会想得很周到,还建成了一座婴幼儿健身房(儿童嬉戏乐园)。同样是刷脸进入,不过允许一位家长陪同。如果办理百姓健身房+婴幼儿健身房的“复式年卡”,总价也仅500元。

在安阳街道广场社区百姓健身房,同样人头攒动。健身房占地100平方米,健身器材的配置与商业健身机构相仿,刷脸就可以进入。年卡消费每天不到1元。小区还邀请附近的健身机构健身教练,定期上门指导。

健身房里,一位有着“练家子”身材的年轻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郑京瑞,是一家健身房的教练,也是广场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免费为小区百姓作健身指导。百姓健身房会不会与自己的健身房“抢生意”?郑京瑞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免费做健身指导的同时,也有不少对健身有更高需要的人,他们会主动去我的健身房。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个小区,还居住着近两百位外国朋友。他们中不少是百姓健身房的常客。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或许存在语言障碍。但健身让他们打成一片。外国朋友刷脸进百姓健身房,收的是美元吗?当然不是。一张年卡360元人民币,一视同仁。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浙江已建成百姓健身房1015座。今年这个项目已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计划新增加600座。瑞安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林鹏表示,瑞安将进一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激发百姓健身房运营活力,引导优秀健身教练与百姓健身房合作,为群众提供体育指导和服务,同时继续采用“智慧运营+低免收费”的理念,推进百姓健身房体育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