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373/2023-000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3-30
发布单位: 省体育局

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

2023-03-30 08:47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字号:
分享:

2022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工作由浙江省体育局委托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与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开展,旨在全面、准确、系统掌握全省城乡居民日常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强度以及体育指导、体育锻炼场所、体育消费水平、科学健身知识知晓度和体育文化感知度等情况。本次调查对象是全省2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不包含学生),在全省共抽取48个县(市、区),根据每个县(市、区)常住人口数同比例确定各自有效样本数,共获取有效样本总数为 34236 个。日前,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报告已经出炉。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2022年浙江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不含学生)达到31.04%,相比于2021年的29.58%,增加了1.46%。这一关键指标数据表明我省城乡居民健身习惯不断优化,健身活动参与程度处于全国前列。其中,男性比例为32.4%,女性比例为29.7%,城镇比例为31.7%,农村比例为30.3%,60岁及以上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23.9%。整体上看,男性比例优于女性,城镇比例优于农村。

表1. 浙江省各设区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全省/设区市

全省

宁波

杭州

湖州

温州

嘉兴

总体

31.04%

32.27%

31.24%

31.16%

31.04%

30.84%

全省/设区市

金华

绍兴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总体

30.70%

30.59%

30.56%

30.42%

30.41%

30.33%

二、体育锻炼时间

浙江省居民每次体育锻炼时间60分钟以上的比例为17.46%,30~60分钟(不包含60分钟以上)的比例为43.30%,30分钟以下的比例为37.24%。

表2.浙江省居民每次体育锻炼时间的性别差异

全省或设区市

30分钟以下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男性:全省平均

35.4%

43.6%

21.0%

杭州市

37.9%

42.9%

19.2%

宁波市

31.8%

48.1%

20.1%

温州市

29.2%

40.5%

30.3%

嘉兴市

39.1%

43.1%

17.8%

湖州市

41.7%

39.0%

19.2%

绍兴市

33.2%

44.6%

22.2%

金华市

43.0%

40.8%

16.3%

衢州市

27.7%

50.2%

22.1%

舟山市

22.2%

46.3%

31.5%

台州市

44.4%

40.9%

14.7%

丽水市

30.7%

47.7%

21.5%

女性:全省平均

39.0%

43.1%

17.9%

杭州市

39.3%

45.4%

15.3%

宁波市

33.2%

49.0%

17.8%

温州市

35.8%

42.6%

21.5%

嘉兴市

44.7%

41.6%

13.7%

湖州市

43.2%

38.6%

18.2%

绍兴市

39.0%

43.5%

17.5%

金华市

48.2%

37.3%

14.6%

衢州市

29.4%

46.0%

24.6%

舟山市

31.0%

43.4%

25.7%

台州市

46.6%

39.1%

14.3%

丽水市

32.5%

43.0%

24.5%

三、体育锻炼强度

浙江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强度为低强度的比例为30.50%,中等强度的比例为47.18%,高强度的比例为22.32%。

表3.浙江省居民体育锻炼强度的性别差异

全省或设区市

低强度

中等强度

高强度

男性:全省平均

30.6%

45.2%

24.2%

杭州市

31.1%

43.8%

25.1%

宁波市

30.0%

48.6%

21.5%

温州市

32.5%

38.8%

28.7%

嘉兴市

34.5%

44.4%

21.2%

湖州市

31.8%

44.4%

23.8%

绍兴市

27.3%

45.0%

27.7%

金华市

31.3%

45.0%

23.6%

衢州市

18.4%

60.9%

20.7%

舟山市

17.2%

51.1%

31.7%

台州市

36.1%

41.7%

22.2%

丽水市

32.4%

47.1%

20.5%

女性:全省平均

30.4%

49.1%

20.5%

杭州市

28.6%

49.1%

22.3%

宁波市

30.0%

51.4%

18.6%

温州市

34.3%

42.3%

23.4%

嘉兴市

33.5%

48.3%

18.2%

湖州市

30.8%

52.0%

17.3%

绍兴市

26.5%

47.6%

25.9%

金华市

34.3%

45.9%

19.8%

衢州市

16.7%

66.0%

17.4%

舟山市

14.8%

59.3%

25.9%

台州市

35.7%

44.8%

19.5%

丽水市

33.2%

51.4%

15.4%

四、主要运动项目

浙江省居民平时参加运动项目最多的是健身走,其比例为51.59%。跑步与广场舞/健身操的参与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5.81%和10.28%,其它项目比例较低。

图1.png

图1.浙江省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百分比排序

五、体育锻炼场所

浙江省居民经常去的体育锻炼场所前两位为城乡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场地,比例分别为29.6%、28.0%。其它类型场所比例依次为社区行政村体育场地(10.0%)、公共体育场馆(9.3%)、营业性健身场所(3.5%)和学校体育场地(2.8%)。此外,也有16.9%的受调查者选择其它类型。

图2.png

图2.浙江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场所比例

六、体育锻炼指导

浙江省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没有指导、自己练习的比例最高,为59.90%。通过同事、朋友相互指导的比例为15.10%。通过看资料(书刊、视频)占7.7%。通过其他接受相关专业训练的人占4.7%。

表4.浙江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过程接受指导比较

社会体育指导员

专业教练指导

其他接受相关专业训练的人

6.9%

5.6%

4.7%

同事、朋友相互指导

看资料(书刊、视频)

没有指导、自己练习

15.1%

7.7%

59.9%

七、体育赛事活动形式

浙江省居民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比例达到33.4%,其中,参加街道/乡镇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单位组织的体育赛事活动和社区/村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7.6%、7.0%、6.1%。

表5.浙江省居民体育赛事参加形式比较

赛事形式

比例

赛事形式

比例

省、市、县级(协会)的

体育赛事活动

6.7%

工作单位组织的

体育赛事活动

7.0%

街道/乡镇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

7.6%

其他形式体育赛事活动

6.1%

社区/村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

6.1%

没有参加

66.6%

八、体育信息与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

浙江省居民平时获取体育信息健身知识最多的途径是互联网(APP),其比例为31.5%;其次是电视(DVD,录像),其比例为30.0%。书刊、接受指导培训、学校学习的比例分别仅有1.9%、2.6%和2.5%。有22.1%的人群没有从任何途径获取过体育信息健身知识。

表6.浙江省居民获取体育信息健身知识途径统计

途径类型

比例

途径类型

比例

电视(DVD,录像)、广播

30.0%

书刊

1.9%

互联网(APP)

31.5%

接受指导培训

2.6%

学校学习

2.5%

没有获取

22.1%

其他来源

9.6%



九、体育消费

2022年浙江省人均体育消费达到 2834.8 元。各设区市的人均体育消费差异较大。

t3.png

图3. 2022年浙江省人均消费(单位:元)各设区市排序图

十、体育文化氛围感知度

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文化氛围感知度(包含体育运动喜好度、体育明星关注度、体育比赛观看度和周边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度四项)得分为72.17分(满分100分),相比2021年的70.86分,增长了1.31分。总体而言,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改善。

图4.png

图4.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文化氛围感知度示意图

十一、科学健身知识知晓度

浙江省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知识知晓度得分为80.27分(满分100分),相比2021年的79.84分,增长了0.43分。总体而言,大部分居民对科学健康知识了解掌握程度较好。

图5.png

图5.浙江省各设区市城乡居民科学健身知识知晓度得分情况示意图

十二、全民健身满意度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的满意度(包含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体育赛事满意度、体育组织满意度、体育健身指导满意度和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1.09分(满分100分),相比2021年的76.75分,增长了4.34分。总体较好,显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不少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

图5-2.png

图5.浙江省各设区市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满意度得分情况示意图

十三、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促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

一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设计、一体实施,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衔接。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主动融入乡村建设行动,利用文化礼堂等场所推进美丽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供给。三是推动薄弱区域体育发展,在扶持政策、赛事资源和产业发展上倾斜,有效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

(二)多元协同,提升老年和女性人群体育参与度与科学性

一是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依托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适宜老年人、女性参与体育活动。二是积极倡导家庭体育,深入了解老年人、女性体育诉求与偏好,健全完善老年、女性群体“家庭定制”式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三是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分类指导体系,以年龄、性别、运动习惯、健康状况划分,制定更加细致精准的分类指导体系,科学指导老年和女性人群体育健身。

(三)赛事下沉,提高群众性体育赛事丰富度和活跃度

一是建立健全群众性体育赛事体系,培育打造“赛事之城”“赛事集聚县”“赛事强镇(街道)”,形成良好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氛围。二是盘活当地资源,提升社会力量在基层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参与程度,探索完善社会化力量办基层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便民利民,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一批老百姓身边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品牌。

(四)体卫融合,提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科学性

一是切实推进体卫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医疗的资源优势和互补作用,开展国家级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推广就医诊疗、运动指导“双处方”。二是搭建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贯通的健身知识普及平台,提供更多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知识与方法。三是多途径宣传推广中高强度有氧锻炼和力量练习的健康价值,建立健全中高强度有氧锻炼和力量练习指导体系,引导居民在日常体育健身中适度增加中高强度有氧锻炼和力量练习。

(五)协同共建,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探索医疗、医保、体质检测等数据共享,打造“健康生活指导员”队伍,推广就医诊疗、运动指导“双处方”。二是探索建立与实施基层体育委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三员”工作机制,形成网格管理、服务接地、活动经常的基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大力扶持体育俱乐部等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