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373/2024-054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浙体提〔2024〕32号 公开日期: 2024-06-26
发布单位: 浙江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的答复

2024-07-16 09:28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民革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09号《切实做好“后亚运”时代场馆利用后半篇文章》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举措

(一)惠民开放,深化机制促进场馆健康发展。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后,省体育局积极回应“亚运场馆怎么办”的社会关切,印发《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通知》(浙体群〔2024〕34 号),建立完善亚运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的工作机制。一是以惠民利民为导向,明确27个亚运公共体育场馆(56个亚运竞赛场馆,其中9个高校场馆、20个专业场馆不适合向公众常态化开放)开放目录,从赛后场馆利用生态链、场馆经营主体产业、场馆多功能开发,探索“以赛养馆”“活动立馆”等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收入,让群众持续共享“赛事红利”。二是明确各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目标。根据《浙江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省政府第384号令),各类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含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天数),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个小时,全年服务人次不少于8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不少于15场(次)。三是严格考核评价。针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按照季度进行了细化拆分,按照开放时间、服务人次、举办赛事活动数量、公众评价等方面做好进综合评价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

(二)高效办赛,“以赛养馆”激发场馆活力。省黄龙体育中心作为省本级亚运公共体育场馆,统筹推进场馆开放与运营发展,最大化用足用好亚运遗产,通过“3+2”模式与中超浙江队达成主场合作,时隔四年中超比赛重回黄龙中心,得到广大球迷关注好评。高质量组织CBA联赛浙江广厦篮球队主场赛事10场,累计接待观众约3.5万人次。省黄龙体育中心积极放大亚运“长尾效应”,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体育总局项目管理中心等洽谈合作,目前已引进中超、女排世俱杯等赛事。杭州市以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为契机,强化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联络,以亚运场馆为主阵地,积极引入国际国内高等级赛事,目前已引入2024-2026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26年射击世界杯、国际皮划艇“杭州超级杯”、ATP125和ATP250国际男子网球职业巡回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赛事。温州市编制重大赛事招引规划和未来五年重大赛事清单,支持体育运营机构与赛事品牌方开展长期合作,大力争取“国字号”训练基地、体育组织和新兴职业运动赛事、新兴时尚休闲赛事落户温州。充分利用 2024 年“亚平宁环球杯”中国区比赛举办权落户契机,推动温州与杭州、宁波等城市联合申办足球联赛。紧抓世界龙舟名城建设机遇,依托龙舟运动中心有利条件,以专业大型水上赛事吸引流量,每年举办大型赛事 4 场、国家级赛事 1-2 场以上,全面打响“亚洲龙舟运动交流中心”品牌。绍兴市通过申办篮球、棒球、攀岩世界杯及女排世俱杯等国际级赛事。全力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 2.0 版”。金华市依托亚运藤球项目举办场地和“国家藤球训练中心”挂牌优势,计划举办国家级体育赛事1场(全国藤球锦标赛)、省(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51场,力争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能健身。

(三)精准定位,“一馆一策”丰富场馆业态。省黄龙体育中心针对非体育行业招商渠道偏窄,缺乏商业管理专业人才与经验等痛点,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专业第三方商管公司,加快推动业态招商,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已洽谈餐饮、零售百货、休闲娱乐等意向入驻企业20余批次,对接意向项目8个,签约项目3个。杭州市通过构建“1+3+N”场馆运营产业链,促进“场馆+”融合发展。“1”是整合组建1家体育赛事运营公司,承接大中型体育赛事,以赛养馆;招引各类体育赛事人才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资本运作来整合资源、聚合能量,引领杭州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良性发展;“3”是坚持“向市民开放+青少年训练+承办专业赛事”的3种模式,明确各自场馆定位和特点,做好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领域有序发展;“N”是打造以“赛”“会”为核心的场馆复合型消费生态链,积极引入职业体育俱乐部入驻亚运场馆,形成固定职业赛事为场馆持续引流;充分发挥“体育+”辐射效应,开展市民探馆体验、中小学校“第二课堂”、体育市集、“夜健身”等N项文化、商业活动,营造球迷文化、赛事文化,推动赛事与“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温州市坚持“一场一策、一馆一策”差异化、系统性谋划场馆开发利用,将奥体中心定位为成赛事演出的“金牌场馆”,重点开发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大型群众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会展以及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打造区域体育赛事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以“水上运动圣地”为目标,立足龙舟运动中心综合条件,组织各类龙舟赛事以及龙舟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水上运动消费、旅游、培训等产业全方位发展。发挥温州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主阵地作用,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基地,保障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赛事需求,并搭建竞赛表演、运动康养、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综合平台,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打造功能多样、业态多元的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和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金华市立足场馆实际,持续探索市场化发展,不断加强社会资本合作。目前,场馆内部已入驻社会企业15家,包含体育活动策划、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健身服务、餐饮服务、酒店管理服务及百货销售等9种业态,尤其是篮球、羽毛球、游泳、网球等等传统大众体育项目,均引入专业培训机构运营,实现社会力量市场化运作。在维护已有体育健身人群流量的同时,场馆还积极尝试引入航模等新兴项目,并增设饮品售卖点试点,丰富餐饮住宿、服装等商业配套入驻。

二、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相关要求,持续深化细化亚运场馆赛后利用举措,活用亚运遗产,放大亚运效应,切实做到还馆于民、开放惠民、高效利用。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拓宽体育场馆经营范围。仅依靠单一的经营业务不足以覆盖体育场馆的日常支出和折旧费用。场馆运营的收支平衡需要体育场馆在做精文体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打造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体育综合体,扩大经营范围,拓宽收入来源。

二是体城融合,赋能城市全面发展。大型体育场馆的改造需要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城市规划布局以及社会有关需求,基于场馆资源优势,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打造与城市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综合业态包”,更好地嵌入城市发展格局。

三是专业运维,助推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借助专业团队的经验及平台优势,制定与场馆特色、观众消费特点相匹配的策略,提升场馆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四是供需对接,提升体育场馆惠民服务能级。体育场馆需要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的科技服务,满足周边居民基本的运动锻炼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培养居民的运动习惯、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五是科学规划,引导体育场馆投建管运一体化。场馆前期的设计和建设除了满足赛事基本需求,同时要兼顾赛后的可持续运营。场馆设计要为体育商圈预留空间,降低未来改造成本;考虑材料和工程技术条件,最小化施工成本;避免“面子导向”过度建设,降低未来运行成本。

六是数字赋能,提升亚运场馆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亚运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强数字场馆驾驶舱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对体育场馆的灯控、温控和水控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能耗监测平台、安防监控平台的管理能力;结合智能共享,加强“数字场馆”智慧服务改造,增配自助服务系统、报名服务系统等设备,实现移动端自助查看场馆信息和健身项目,打造“一脸通”消费场景和“一键式”报名方式,形成预定-核销-健身全链条无接触便捷服务模式。

感谢贵单位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黄柯伟

联系电话:0571-85061752



浙江省体育局

2024年6月26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