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373/2024-054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浙体提〔2024〕41号 | 公开日期: | 2024-07-05 |
发布单位: | 浙江省体育局 |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884号提案的答复
周苏红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884号提案《关于发挥“以体育心”作用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建议》收悉。该提案围绕“以体育人”“以体强心”,在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省青少年体育运动时间和场地不足、校内体育活动有待改进、校外体育培训乱象丛生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我局认真研究,积极吸纳。经商团省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厅局,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化体教融合作出总体部署。在《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要求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青少年熟练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养成经常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努力推动建立体教融合联席会议等机制,充分形成以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主体、家庭协同、社会聚力”的学生体质健康关爱行动的浙江模式。在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中引入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青年学生(14-18周岁)肥胖率、儿童青少年每年总体近视率比上一年下降率等指标,解决青少年健身发展情况缺乏量化评价体系的短板,科学评估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通过指标体系倒逼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抓紧抓实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工作。推动教育部门进一步提高体育中考比例,兼顾体能及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施身体活动抽测跟踪工作,对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率偏低学校予以通报。定期对体教融合相关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督查,推进政策真正落地生效。
二、加强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供给。一是在“十四五”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一场两馆”建设,持续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今年全省新建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国球两进”等各类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540个,其中特别注重提升适合儿童青少年使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比例,积极挖掘“金角银边”,深入研究嵌入式健身运动场地的建设和相关补助政策等,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运动健身的便利性。二是做好公共体育场馆特别是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为有力抓手,加强亚运场馆向社会开放力度,提高供需匹配度,以惠民利民为导向,完善场馆赛后利用生态链,进一步提升亚运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效益,落实向儿童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让该群体能够真正享受到亚运红利。三是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确保到2024年底,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达到1500家以上,基本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相互衔接的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格局。四是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建立体育器材设备的配备、补充、维修、更新机制,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配备达标全覆盖。
三、加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资源供给。一是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强化体育和教育部门协作,把校园赛事与青少年赛事有机整合,深入实施全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制度,组织浙江省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阳光体育赛事,其中青少年锦标赛包含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12项次,阳光体育比赛包含小学生趣味田径、田径、游泳、篮球等15项次。二是持续开展全省幼儿体育大会、“奔跑吧·少年”、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进校园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展示体育才能的良好平台,培养体育兴趣,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在社区运动会、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体育助力山区海岛县系列赛等群众体育IP赛事活动中,聚焦青少年体育需求,因地制宜举办赛事,比如在永嘉县举办的浙江省青少年街舞挑战赛、在天台县举办的浙江省乒乓球少儿积分赛总决赛、在柯城区举办的“育新杯”浙江省小排球联赛等。四是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模式开展学校体育特色创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游泳、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优势特色体育项目及街舞、滑板、飞盘等新兴体育项目,培育富有地域辨识度的学校体育品牌,如杭州市滨文小学“人人会做武术操”、高教园小学组织校园射箭团、钱江湾小学开设特色软式棒垒球体育课程等。五是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等,用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提供服务。
四、持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体育壮苗行动”,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接力支教的方式为山区海岛青少年学生长期系统提供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帮助学校建立特色运动队,促进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山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已累计提供足球、篮球、乒乓球、啦啦操、街舞等1000多堂运动技能课和体育夏令营等活动,惠及一万多名山区青少年,已为杭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台州、嘉兴等33所山区海岛和农村学校建立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特色运动队39支。截至2023年底,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入校园志愿服务1000余次、服务时长约800多小时,25000人次。二是继续开展蒲公英奖评选,大力宣传和鼓励优秀体育教师和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校长。2023年,浙江省青少年体育运动联合会会同浙江省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首次在全省评选重视体教融合的体育教师和校长各十名,其中包括中小学、职业学校和体校的代表,评选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网络投票的师生超过十万人次。三是积极发挥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开展赛事组织、科学健身指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指导等一系列工作。如省篮球协会会同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以“以体树人、教育共富”为主题的助力山区26县青少年篮球发展的公益活动,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公益支教,为山区26县部分学校翻新或修建球场、捐赠篮球,对200名体育教师进行篮球专项技能培训,以实际行动支持山区26县青少年体育发展。
五、积极探索构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一是各设区市体育部门均出台相关政策,对体培机构设定了准入门槛,全面压实治理和监管责任,将机构运作全面纳入监管。二是每学期联合教育部门遴选出一批体育类培训机构“白名单”对社会公示,定期对机构经营状况、收费情况、教学质量等进行巡查暗访。三是规范从业人员,全省开展统一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教练员认证工作。从业教练员统一换取“电子认证”,实现了全省体育教练员的入库监管,为后续开展定期核检和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四是推进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范围,发挥网格员监督管理职能作用,助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五是依托“浙里体培”数字化应用平台,遵循“强规范,促发展”的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机构监管配合度,推进业务流程重塑和常态化行业监管,有效梳理全省体育培训行业,规范体育培训市场。
特此回复。感谢您对我省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浙江省体育局
2024年7月5日
联系单位和联系人:浙江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徐勇
联系电话:1835818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