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泳坛 智析“浙江速度”

2025-04-01 09:35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作者: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字号:

3月23日晚,为期6天的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在青岛国信游泳馆落幕,浙江游泳队以9金13银8铜的佳绩收官,81名队员达到2025全国游泳冠军赛参赛标准。辉煌成绩的背后,不仅是运动员的拼搏与坚持,更离不开我院科研团队的科技赋能。通过“精准采集、智能分析、实时反馈”的全链条科技保障,浙江游泳队在赛场内外展现了“科技+竞技”的深度融合。

用严谨定格技术细节,用毫秒解码竞速胜负

赛前,科研团队针对浙江队重点运动员制定了专项技术分析方案,配备高速摄像机和多角度运动捕捉系统,对运动员的出发、途中游等关键动作进行全程高清记录,通过智能追踪系统,识别、标注并计算运动员的划频、划幅、转身时间等核心参数,生成多维技术指标数据,为赛后深度分析奠定数据基础。本次赛事中,不仅有34岁仍征战赛场的孙杨,还有享受挑战尝试不同项目的叶诗文等老将,以及其他参与多个项目的中生代“劳模”运动员,科研团队都通过生物力学模型为他们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来优化技术调整,助力他们最终站上领奖台,收获优异成绩。

此次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浙江队有23名首次参赛的小将,其中14人成绩达全运会标准。针对这些“潜力新星”,科研团队对运动员的实时比赛视频进行毫秒级解析。通过比赛竞速指标建模与大数据对比,生成竞速监测报告,精准定位运动员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差异。例如,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项目中,团队通过分析某浙江选手的转身阶段效率,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其决赛成绩提升3秒。此外,结合血乳酸等生理指标监测,科研人员同步为教练团队提供体能分配策略,实现“技术+体能”双维度科学调控,助力浙江新星闪耀赛场。

科技闭环:锻造“数据驱动”的可持续竞争力

本次赛事学院科研团队累计完成全程竞速拍摄52项次,积累影像数据库146组,完成运动员出发技术拍摄791人次,总服务运动员达2726人次。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的科技实践,不仅成就了奖牌与纪录,更构建起“老将传帮带、新锐敢突破、科技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当老将孙杨的坚守遇见新星谢以忱的锐气,当高速摄像机定格每一帧拼搏瞬间,浙江游泳正以科技与人才的双重优势,为中国泳坛的智能化转型书写鲜活范本。

游泳系科研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围绕全运周期布局,目标是为浙江游泳队提供覆盖训练、比赛、恢复的全流程科技解决方案,并将成果推广至各梯队训练领域,赋能中国游泳的智能化转型。”目前,浙江游泳队已返杭投入新一轮备战。随着科技的深度介入,这支“泳军”有望在5月的全国冠军赛与11月的粤港澳全运会上,继续以“浙江速度”领游中国泳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